第一百三十章 东京繁华迷人眼



  是夜,已经接近子时,宣德门前的御街上却依然还是灯火如柱,游人如织。

  北宋一朝,本就对宵禁不甚严格,为了发展工商业,早在太祖时代,便打破了坊市制度,初步取消了所谓的宵禁。

  在赵钦登基之后,更是完全取消了宵禁制度,只是关闭外城城门不给进出,但是城内各种娱乐消遣,一切如常。

  为此,赵钦还特意让蒋宣从皇城内的禁军中,专门抽调出来一批人,分管汴京城夜间的巡防问题,以此解决徽宗皇帝时代,宵禁安全问题频发的事情。

  当然,夜班工资翻倍,而且每个月还有额外补贴。

  事实证明,汴京城内的禁军,只要你钱给的够,他们的事情就能做的相当到位,从赵钦登基到现在,汴京城内的夜市中,连一个小的斗殴案件都没有。

  至于像以前那些趁着吃饭喝酒的时候,调戏良家妇女,殴打他人的事情,更是再没发生过。

  赵钦在漫天的烟火下,登上宣德门的城墙上,看着汴京城内的歌舞升平和繁华盛景,不由得有些感慨。

  宋朝,是一个被后世一些史学家誉为最浪漫、最开放、最自由的时代。

  如果只是看这眼前的汴京城,确实如此。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一派繁华盛景。

  可汴京城之外呢?

  河东、河北的灾民问题,若不是自己临时想出个“三品铁券”,恐怕早已饿殍遍野,即便是现在粮食都供应上了,但是依然还是饿死了不少的人。

  而山西和河北的北部,眼下正经历着战乱,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受苦的都是那些在战争中如浮萍般漂泊无依的百姓。

  每一次想到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赵钦都不禁有些自责,他不是没想过打出去,把金国拦在边境线之外。

  可是,就现在宋军的战斗力,占城打防守战都已经如此艰难,更何况是出城迎战,和金军铁骑在平原上一决雌雄?

  所以,赵钦现在只能忍,实际上,他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在减少百姓的伤亡了。

  该守的,赵钦命令守,早早的便做了打算。

  只能降的,赵钦也不拦着,比如燕京和易州等地。

  那一封封密信,早在开战之前,就已经通过皇城司送往了各府、州、军、监。但是只要是战争,就会死人。

  仅仅这一个月,已经不知道死了多少军士和百姓了。

  这还没算上浙江一带的水灾,还有陕西一带的干旱。

  所以,大宋浪漫么?

  浪漫,一本东京梦华录爱恨情仇,极其浪漫。

  自由么?

  自由,一卷清明上河图商贾纷杂,极尽自由。

  开放么?

  当然开放,真宗皇帝他老婆都是二婚。

  可这些浪漫、自由和开放,都只局限在了这东京城内。

  繁花迷人眼的,是东京城,而非北宋!

  “官家,已经查到了。”

  朱拱之三步并作两步的靠过来,轻声细语的说道。

  他在赵钦面前,所有的动作都很轻。

  “朝堂上的么?”

  “是。”

  “谁?”

  “御史大夫,张邦昌。”

  赵钦目光一凝,竟是他!

  这个结果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这张邦昌,赵钦之所以一直没有动此人,是因为在赵钦的记忆中,此人虽然贪生怕死、认贼作父,但在历史上,不管如何,他也算间接的拯救了汴京城内的百姓。

  因为当金军破城废黜赵氏,立了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后,张邦昌首先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是要求金军不要毁掉赵氏的祖庙;第二,祈求金军不要在汴京城内再继续搜刮金银和女子;第三,释放回一批官员和百姓。

  这三点,金军看在张邦昌的面子上,最终都答应了,最后总共释放回来了几千人,并且豁免了赵氏皇族还未付清的赔偿金。

  可以说,张邦昌在当上大楚皇帝的第一天时间里,保护下来的人,比徽宗和钦宗两个人做的还多。

  所以,赵钦念在这个原因上,并不想杀他,而且张邦昌是属于很窝囊的那种人,一般不会轻易挑事,这次不知道抽了什么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