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不堪的宋军



  翼景的话,让那名答话的传令官一愣。

  “撤?”

  翼景一把抓住这传令官衣襟。

  “听不到本将军的话么?快给老子撤。那完颜娄室,可不是我们能招惹的人。”

  传令官虽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但是依然还是向下传达了撤退的命令。

  城门处的守军,并不知道发生何事,以为是守将王宗尹下的命令,于是也纷纷开始后撤。

  但是也有一部分跟随王宗尹多年的老兵,依然还在往前冲。

  于是,石岭关内的兵马瞬间失去了控制,乱七八糟的在城内横冲直撞起来,相互踩踏死伤者不计其数。

  完颜娄室在城门外,本来准备观望一番再做定夺,却不想忽然石岭关内竟兀自乱了起来。

  他虽然不晓得关内发生了何事,但是机会摆在面前,他这种身经百战的老将,又岂会浪费。

  于是立刻便带领人马冲进了关内。

  王宗尹刚刚才吃上一口热乎饭,还没咽下几口,便听到屋外忽然马蹄声大作,一片混乱。

  他有些疑惑的从屋里走出来,还未来得及看清外面发生何事。一根狼牙棒便从空中落了下来,王宗尹的头颅瞬间便被砸了个粉碎。

  十二月十六日,石岭关失守!

  至此,整个太原城以北,除了朔州城外,所有城池全部陷落。

  于是,这才有了当日那封送往京城的军报。

  这也是为何,刘锜会被汴京城的百姓如此推崇的原因所在。

  至于金国已经开始围攻太原城了,汴京城内的百姓依然丝毫不慌。

  无妨!太原离京城也还很远。

  当完颜宗翰带兵囤积在太原城外时。

  太原城内的大小官员,也在对于是退是防还是降一事,激烈的讨论着。

  金国的雷厉进攻之势和强悍的武力,让许多官员都产生了一股深深的恐惧感和无力感,因此不战而降的风气,一时间在太原城内悄悄地滋长了起来。

  此时知府大厅内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多时。

  “张知府,金国兵力强盛,以我等之力,恐怕难以抵抗得住啊,依下官愚见,我们还是撤吧。”

  一名官员对张孝纯小声说道,算是作出了总结性的发言。

  话音刚落,立刻便有几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张知府。”

  “还望张知府三思啊。”

  而另外有一些官员,虽然未曾说话表态,但是明显也是有畏战之心,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张孝纯的反应。

  张孝纯看了几人一眼,冷哼一声,转身看向了坐在一旁的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壮汉。

  “正臣,此事你怎么看?”

  那中年壮汉名为王禀,字正臣。

  只见他悠悠站起身来,朗声说道。

  “我没什么看法,我只知道臣民应当忠君守义,城中百姓均以大宋为重,眼下金鬼来犯,我作为太原总管,必以死固收太原城。”

  “好。”

  张孝纯一拍桌子,大声称赞道。

  “正臣之言,颇和我意。我等身为国家忠臣,身受国恩,若不能以身排患难,只想着弃城而逃甚至叛国,此后将以何面目见天下乎?”

  说完张孝纯站起身来。

  “我今日在此郑告各位,吾等唯死守太原城,若再有敢言逃或降者,定斩不饶。”

  于是,太原城便在知府张孝纯和都统制王禀的布置下,进入了最强的防御状态。

  而最重要的是,在太原城中的“义胜军”,张孝纯也早就按照赵钦的密令,全部都调离了出去。所以,现在的太原城,除去那几个有些惧意的小官员之外,可谓是军民上下一心。

  完颜宗翰在西线时而轻松、时而艰难的往前移动着,并终于开始围攻前往汴京城的最后一个大城太原的时候。

  东线的完颜宗望,则相对要轻松许多。

  在兵不血刃的拿下燕京城之后,完颜宗望便将燕京城作为了临时办公地点,并设立了枢密院。

  由于燕京城拿下的过于轻松,完颜宗望决定好好犒劳自己一番,他让吕颐浩给他找来几名燕京城内的美女暖床。

  当然,此举也有一些试探吕颐浩的意味在其中,吕颐浩完成的倒是很轻松,当夜便将几名妙龄女子送到了完颜宗望的帐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