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封爵



  一众将士随着赵祯来到了大殿之上。

  “今日,朕与众将士同乐。朕要让这天下的臣民都知道,凡有功于社稷着皆有重赏。”

  赵祯刚说完这句话后,便让一旁的宣旨太监宣读他的旨意。

  狄青受封永安郡公,世袭罔替。加封从一品太子少师,上柱国。

  袁文邵战阵有功,生擒二王。是此战狄青之下的所立军功最大的人。对他赵祯等人也有些头疼。给个伯爵吧,低了些。公爵吧有高了,给个一次性侯爵吧也有些低。索性,狄青都给了个公爵。那就大方到底吧,众朝臣一商量决定给袁文邵个侯爵,并且三代内不降等袭爵。

  一众随狄青出征的将领也有三人得了伯爵之位,余者各有升迁。

  对袁文邵还特意加了一个上柱国的勋,四品的扬威将军和银青光禄大夫,宣宁侯,食邑九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对这些立功封爵的将士还特地赐了宅邸一座。

  至于袁文邵的职官则是京官担任神武军副指挥使,应该是朝廷众人认为袁文邵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才有意让他待在京城。避免做出误国之举。给的也是个虚职,神武军有都指使一人,副指使一人,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都填满了,袁文邵这个副都指使不过是个不领兵的虚职。

  一众将士领旨谢恩后,赵祯在宫中赐宴,一时间普天同庆。

  袁文邵封侯的消息也在汴京城里边传开了,虽然不是开国侯,世袭罔替在身但是,三代内不降等,足可保四代富贵。

  汴京诸多女子无不羡慕盛华兰选了个好夫君,盛家也跟着在这汴京中出了名。

  袁文邵一战封侯,四品官职在身。又有年龄优势,无论是谁都能看出他平步青云的前景。无论是帮着主子拉拢的,还是想来买个好的都围了上来。

  一个个敬酒攀谈。袁文邵可谓是当今汴京城里的当红炸子鸡。

  身边围满了官员,连他老丈人盛宏都挤不进去。

  等着下了朝,袁文邵身边的众人依旧未曾散去,袁文邵应付了几句后借口回家打发了围在他身边的众人。

  直奔盛宏而去,先向盛宏见礼。

  盛宏在袁文邵面前表现的不卑不亢,先是关心了袁文邵在战场之上可曾受伤。

  接着又提点袁文邵道:“将军此番一战而封侯可谓幸事,然万物盈不可久。骤然身居高位难免行差蹋错,还望将军小心行事,莫要过于得意。”

  “多谢泰山指点,小婿谨记于心。”

  看着袁文邵将自己的话放在了心里,并且也未曾因为封侯而对自己有半分不敬,盛宏欣慰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好了,你先去吧。相必你离家已久,难免有些想念,我就不多留你了。有时间带华兰回来。”

  袁文邵向盛宏施礼后便告辞离去。

  径直走到了忠勤伯面前,二人一同回家。刚刚父子二人在殿上只是简短的打了个招呼,说了几句话。袁文邵便被拉去喝酒应酬了。

  袁老伯爷也知道这些圈子对儿子未来的帮助,便打消了心中要提点儿子的话,让他先去应酬。

  父子二人同车而行。袁老伯爷也是关心儿子的身体,就差让袁文邵脱衣服查看了。袁文邵老老实实的将一些伤势告知,不过他也吩咐过王成等人,将最凶险的昭州守卫战用春秋笔法简单略过。避免了家中长辈的担心挂念。

  袁文邵因为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深深地感染了这些家将,令他们对袁文邵更加的信服。对其言听计从纷纷表示理解与支持。

  不过去时的四十余人,回来了只有二十多个不到三十人,重伤的也有六七人这些也足以令人明白此战的凶险了。

  路上袁老伯爷对儿子道:“你此战能封侯,是我所想不到的。不过这也是官家和群臣斗法的结果,你遇此幸事可不要居功自傲。倒时难免会吃亏的……”

  “儿子谨记,刚刚岳父大人也是这般嘱咐儿子的。”袁文邵等着袁老伯爷说完回道。

  “嗯,看了给你结这门亲事倒是个正确的选择。你岳父这个人果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能看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岳父与父亲都是纵横官场多年的人物,我还有很多需要向你们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