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东夷下战书



范城大体已经建成,而三千东夷奴隶的尸骨也都埋在范城的泥土之下,为范城做了奠基。

 范宇一直悬着的心也可以放下来了,自己在这个世界对抗不管多强大的敌人都有了先立于不败的资本。

 而且范宇有了城池之后,也可以骄傲的宣布,自己也是一个有实力的大国了。

 因为在这个时代,有实力建城池的势力也就那么几个。

 一是夏王启,都城禹城。

 二是东夷皋陶,都城九黎城。

 三是北狄共工,都城高阳城。

 四是南蛮祝融,都城三苗城。

 下来就是范宇新新建起来的范城。

 其中数五城中,本来数夏王启的城池禹城最大,下来是东夷的九黎城,剩余的共工的高阳城和祝融的三苗城大小都差不多。

 可是没想到,范宇的建成的范城横空出世,成了那个时代最大的城池,比夏启的禹城还要大上一倍。

 当然这得益于范宇来自后世的,对于一些建筑的世面比夏启时代的人要广一些。

 在上古时代,只要有人有一个好的实用的发明,那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了,基本就可以告别普通人的身份,跨入贵族身份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范宇可不太清楚现在的华夏大地局势。

 从后世的书本上多了解的上古时代局势,只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大概的人物。

 而现在的范宇却实实在在的是这个时代的人了,所以以前的知识范宇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不会完全的相信,因为有句话说得好,全信书不如无书。

 东夷人果然又开始先派小股部队去抓奴隶了,被范宇派出去的斥候巡查给撞见了。

 范宇没有打草惊蛇,只是让斥候们远远的观察着,盯着就好。

 但是没有多久,东夷的使者便又上门了。

 范宇依旧是在奉天大殿接待了东夷使者。

 还是上次的那个使者,不过由于这次范城的变化很大。

 让信的东夷使者心里有点没底,自己本来是下战书来的,可是有范氏竟然建立起来了城池。

 那怪不得上次敢拒绝我们东夷人。

 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使者,当然再有疑虑,还是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使者大人,别来无恙啊?”

 范宇依旧坐在奉天大殿的高台上。

 下手位置,亲卫统领易依旧拿着青铜剑在高台下边侍立。

 不过与上次不一样的是,上次只有范宇和亲卫统领易接见东夷使者。

 而这次,范宇的几个肱骨大臣都在。

 国相有扈氏,国尉石氏,农官寿氏,法官福氏。

 分别在大殿的左右侍立。

 “范首领,这次来贵部落,我是代表我们部落来下战书的。”

 东夷正使者手持节仗一本正经的说道。

 “好,本国主接受东夷人的战书。”

 东夷使者感到不可思议,上次回去自己给皋陶大人说清了有范氏部落的具体势力。

 看起来还很弱小,所以这次自己给皋陶首领建议,先给有范氏部落下战书,吓唬吓唬,说不定有范氏就投降了。

 不过在进入有范氏的城池前,东夷使者是这么想的。但是走到了有范氏城池边上,看着那高高的城墙,和非常宽广的河流,东夷使者就知道自己草率了。

 这次的使命的真正意义已经完不成了。

 只能完成一半,那就是下战书。

 于是在范宇干脆的回答了自己之后,东夷使者只是一瞬间感觉到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瞬间也释然了。

 自己也好歹是个贵族,见过世面,现在全天下也就四座城池,加上有范氏的这座城池,也就五座城池。

 可想而知有范氏的实力,但是自己怎么也想不通,有范氏是怎么这么快壮大的呢?

 一年前这边还是自己东夷人任意驰骋抓奴隶的好畜场。

 而短短一年之内就冒出了这么强大的部落?

 出了有范氏的城池之后,东夷使者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回头看了一眼,没有多停留,便坐着木筏,走水路赶回了部落。

 在汇报给皋陶首领的时候,东夷使者汇报了范宇部落的真实情况。

 “什么?你说有范氏部落建立起来了一座城?”

 皋陶首领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首领大人。”

 东夷使者低着头向一个犯错的小学生一样回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