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恒星黑洞-第2/3页





    通过原先布置在天狼星两光年远的大型传送门,地球人类阿尔法舰队、贝塔舰队、各种探测飞船到达天狼星不算大的黑洞附近。通过计算,天狼星黑洞可见的史瓦西半径有650多米。

    一艘大力神号战舰和一艘“黑洞穿梭者1号”探测飞船慢慢的驶向引力场探测到的黑洞区域,当这艘大力神号战舰探测到巨大引力时,同时向引力中心发射超高智能能量体射束,射束直接击中黑洞中心,超强能量将黑洞中心致密物质打开一条通道,在可见光范围内,就像是在漆黑的夜空出现一道光柱,这道光柱消失在黑洞的另外一头。当大力神号战舰关闭射束后,早已开启反引力场的“黑洞穿梭者1号”探测飞船,一头扎进需要近三个小时才能闭合的黑洞中心通道,在虫洞里进行了超距跨空间旅行,不断向外发射超强脉冲信息波和超距量子通讯。

    四分钟后,地球人类收到了“黑洞穿梭者1号”探测飞船的超距望远镜探测信息和图像。科学家赶紧通过超距探测信息和图像对探测飞船的位置进行了精细定位,在超级人工智能计算机的辅助下,结合地球人类几百年来重新绘制的全天星图,对照地球人类地球纪元时代的探测结果,最终确认“黑洞穿梭者1号”探测飞船位置是在五车二恒星附近(原地球御夫座中的主星),距新地球182光年!

    地球人类又增加了一艘大力神号战舰对黑洞射击,“黑洞穿梭者2号”探测飞船进入虫洞被射出后,其位置是在毕宿五附近(金牛座),距新地球265光年。

    地球人类又进行了将近3200多次的反复试验,不断增加(降低)大力神号战舰的数量和超高智能能量体射束输出功率,打开天狼星黑洞中心虫洞通道,探测飞船到达不同地方。最后,通过这3200多次到达的特征恒星地点和方位,结合智能能量体射束输出功率、天狼星恒星黑洞物质密度和引力等参数,通过超级计算机的模拟和演绎,地球人类科学家汇总出了一个比较大范围空间的曲率分布图,掌握了智能能量体射束输出功率与黑洞质量、黑洞引力、空间曲率、航行距离之间等比较复杂的关系。可以说,地球人类可以通过天狼星这个恒星黑洞,利用超级战舰强大的智能能量体射束,能准确的预测进入虫洞的战舰或飞船将要到达方位、位置和大致距离。

    由于天狼星本身的质量不是很大,所以其形成的恒星黑洞质量也不大,这样通过天狼星黑洞虫洞通过的超距距离还是有限,即使后来地球人类再怎么增加超高智能能量体射束输出功率,最远的距离也就能到达6800光年(以c0光速计算)远。

    不管怎样,地球人类毕竟走出了定向超距航行的关键一步。在远距离星系航行中,为了超距航行,可以将大质量恒星先变成“恒星黑洞”,然后通过虫洞到达更远的地方。银河系直径是3.38亿光年(以c0光速计算),新地球距离银河系中心大概7770万光年(以c0光速计算),地球人类需要通过类似天狼星恒星黑洞,连续跳跃11430次虫洞,也就是沿途至少要毁灭11430颗三倍太阳左右的恒星,制造恒星黑洞。当然,可以利用探测到的大型天然黑洞,只要超高智能能量体射束输出功率足够大,就能到达更远的地方。

    通过对天狼星黑洞的多次试验,地球人类战舰武器库又有了升级,制造出黑洞炸弹和电磁黑洞。黑洞炸弹比先前的引力炸弹更厉害更威猛,地球人类可以做到黑洞炸弹小型化。 电磁黑洞借用了黑洞引力场令光扭曲的原理,利用发生渐变折射的超材料对任何方向、任何波长的电磁波吸收达到100%,电磁黑洞可以使战舰隐身,也可以对极强射线进行防护,比如伽马射线、X射线等。

    当然,地球人类可没有忘记100年前出发去“金属文明”发源地,猎户座大星云M42的伽马舰队。地球联邦舰队将恒星黑洞制造技术、黑洞炸弹和电磁炸弹制造技术通过超距加密通讯发给伽马舰队,让伽马舰队在沿途中自由选择是否正常航行,还是通过制造恒星黑洞或天然黑洞进行曲率超距航行。对伽马舰队的要求是,只要伽马舰队制造了恒星黑洞,伽马舰队必须记录恒星黑洞或天然黑洞试验和航行数据,比如黑洞质量、空间曲率等,并被要求在每个黑洞附近建立一个传送门,方便地球人类后续派遣科学家进行研究和后续舰队进行超距航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