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孤儿营



秦培邦所说的“一江山岛”,名字连着“江山”,不过是浙江台州外海一座面积1.2平方公里的小岛。

岛上工事坚固,装备有巨炮,是插在新中国软腹部的一根楔子。

除了一江山岛,浙江近海珍珠散落的一系列小岛上,都有国党旧势力盘踞驻军。

交通航运、捕渔业、近海养殖业……浙东的国防、民生、经济不得安生。

对于李念兰而言,更有一场私人之间的恩怨对决在等着他。

到华东军区某部报到时,1954年即将过完,距离预定作战时间已经不到一个月。

五年前攻打荆门岛,败在地、海、空缺乏协同,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侦察。

这一次,兵强马壮的解放军,决心打一场准备充分的必得之仗。

“小李同志,噢……也不小了哇,都过而立之年了。听说,十年之前,你在浙东沿海某座小岛上独自生存了三个多月?”接待他的是第60师的首长,事先专门抽时间研究过李念兰的简历。

“报告首长,不是独自……”被郑方成掳走六年了,他没有金如意的半点消息,甚至连她是否活着都不清楚。

“噢?还有一位女同志?你们……算了,现在没时间讨论儿女情长。敌人在岛上经营多年,驻扎的兵力不少,你来看……”

军用地图上,**守岛部队的番号标得十分清楚。

胡宗南主持所谓的东南群岛防务,成立了“一江山地区司令部”,岛上敌人初步判断有半个团,部署有炮兵。

“你担任突击营的营长,负责抢滩,以及后续肃清守敌的任务。”原以为自己只是充作训练教官,李念兰却被委任为一线部队营长。

他想起自己曾经带兵作战的经历,虽然无一例外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每一次都近乎惨胜,无论松山、八莫还是上甘岭,同一战壕的弟兄们大多结局悲惨。

但上级恰恰看中他在上甘岭打过硬仗的履历,这份任命无论如何没法推脱掉。

登陆作战训练,地空协同训练,每一天的日程被排得满满当当。

李念兰奉命指挥的这个营,被编入第一波次登陆攻击序列,这让他手底下的官兵个个打了兴奋剂一般。

华东军区为了打好此次战役,向兄弟部队借调了不少精兵强将,这些军人都是从内战、外战一路打出来的高手,不怕死,唯独不能接受功劳簿上没有自己名字。

攻岛之战,重在火力压制。

半岛停战归国之后,徐白原来的计划是退出一线作战部队,潜心到军工部门继续聂全才未竟的事业。

但“郑方成”这个名字,瞬间激起他内心难以扑灭的怒火。

无论金如意是否在世,他不容许世上仍有弗林黑翼部队的余孽活着。

在台州面向东海的岸边重聚,结拜兄弟喝了战前最后一顿酒。

当年一块儿痛饮的好哥们儿,只剩下他们两个。酒至愁肠,不由潸然。

换取这浩浩江山,漫漫海疆,万民安康,当年的跋涉者们,有幸同行到今日的,又有几人?

徐白举杯:“敬老猴子!”

李念兰也跟着抬手:“敬兰子!”

“敬聂老!”

“敬老五!”

“敬张源!”

“还有咱们的结拜好兄弟,梅萨。”李念兰最后补充道。

最烈的酒,洒在被海风吹拂亿万年的滩涂之上。

……

吸取荆门之战的教训,解放军针对一江山岛的地空侦察规模可谓史无前例。

李念兰乔装成被海流吹偏航路的日本渔民,在守军眼皮底下大明大方地兜了一转,把岸防体系瞧了个通透。

沿岸驻防部队看起来士气低落,装备不佳,完全称不上精锐,不像是郑方成带出来的兵。

他将目光投向岛中腹地复杂起伏的山丘,难道,那小子是打算在山里一决雌雄?

抓住训练闲暇,李念兰单独给自己开小灶。

追捕马雷的过程中,那位名叫张苏泉的**旧将,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伙人在缅甸占山为王,自成体系,假以时日,很可能推翻软弱的缅甸政府,建立对新中国具备强烈敌意的政权。

届时,中国西南边境将难有宁日。

他将深入东南亚的所见所闻写成一份厚厚的报告,这是秦培邦交待给他的任务,不可懈怠。

报告完成之后上呈军区,还没待到回音下来,夺岛战役就打响了。

建国才六年功夫,解放军的成长速度只能用“恐怖”二字来形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