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兵困碾庄-第2/3页



徐白不为所惧,故意大声嚷嚷:“哼!这样黑暗压抑的军队,岂能打胜仗?”

老何知道他是赌气,正待再劝两句,空中却响起飞机引擎轰鸣,地面部队欢呼起来,士气有所恢复。

**牢牢占据空中优势,侦察机向地面发报,解放军华野、中野两大作战集团正从东、西两个方向朝碾庄靠拢。

焦头烂额的七兵团司令部研判过形势之后,决定就地实施防御战,兵团辖下剩余的四个军各守一方。

双方指挥官不约而同将目光聚向碾庄以西二十里处一个叫“曹八集”的小村庄,那是通往徐州的大门,**第44师如钉子一般楔在复廓阵地上。

第44师前身是“国民革-命军荣誉第二师”,后来番号改为“44”,有“誓死”之意。

同当年松山大战以血换血的荣誉第一师如出一辙,“荣二师”兵员近乎全部战伤归队老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意志坚决。

该师原本打算西进徐州休整,途中发现曹八集阵地被原先驻守的四十四军遗弃。

师长刘声鹤是个亡命之徒,决定干脆接手阵地,和解放军拼个你死我活。

淮海平原上的这场大决战,就围绕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拉开了血腥序幕。

在步兵接战之前,双方炮兵先行大打出手。

解放军火炮大多缴自日军,口径射程虽不如**的美械,然而七兵团局促在狭小地域,炮弹只要落地就有战果。

一时之间,小小碾庄成了血肉碾子,断臂残肢挂满枝头,形成可怖的血肉树林。

解放军炮兵虽弱却灵活机动,战术是打了就跑,往往是一轮齐射砸过来之后即行撤离,让反制火力无计可施。

徐白心里打着算盘,作为被围孤军,后勤断绝,己方炮弹打一发少一发,眼下被解放军牵着鼻子跑实属被动。

“不用理会对面的炮,咱们把炮弹集中起来。老何,向司令部请示,把火力投放目标改为围攻44师的解放军步兵集群。”

兵团司令部立即认可了徐白的判断,黑洞洞的炮口纷纷指向曹八集以西方向,正在组织重兵发动攻势的华野十三纵遭到迎头打击。

不断增加的伤亡让纵队某师师长秦培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将手中铅笔狠狠摔在作战地图上,严厉的眼神扫过一众参谋人员,音量拔高:“怎么搞的?告诉114团,明天天黑之前拿不下曹八集,部队解散,番号撤销,连以上军官全部撤职处分!”

秦师长目光如剑,割得参谋们人人难受。

但这目光唯独跳过了马兰。

就在四个月前,马兰姐弟穿越火线,兜兜转转找到了秦培邦。

因为及时将情报传递给华野总部,豫东会战赢来大捷。

弟弟马雷从班长提拔为排长,马兰则被留在秦培邦的师指挥部。

得力女干将回到麾下,秦培邦喜不自胜,也爱不释手,坚决不允许马兰进入一线作战部队,唯恐炮火不长眼。

被压抑了天性,马兰同他斗过几回嘴,却斗不过堂堂师长的权威。

秦培邦现在是师里说一不二的一号首长,他发了大火,114团从团长、政委到战士心里也都憋着火。

眼前这股敌人实在太顽强了。按理说,挡在正面的**44师在守运河桥头时,已经被歼灭了两个团,只剩下一个团和师直属队,建制残破不堪,战斗力该大幅下降才是,可曹八集这条防线愣是冲不过去。

敌人的炮兵也跟中了邪似的,弹着点又准又狠,全是高爆开花弹,破片对冲锋部队杀伤太大。

只一天功夫,牺牲了两个营长,团副身中二十多块弹片正在抢救,野战救护所里伤员人满为患。

“去查清楚,敌人炮兵部队的番号,还有他们的指挥官是谁。”面对师长施加的巨大压力,114团也打算豁出命来。团长命令一下达,几名训练有素的侦察兵立即展开行动。

侦察兵都是从红军时期一路打过来的老兵、尖兵,个个身怀绝技,他们趁着傍晚时分暮色掩护,悄悄越过曹八集,摸向徐白的炮兵阵地。

“记下来,‘十五榴’五门,‘十榴’九门,博福斯75山炮十二门……”侦察连长报着数目,两眼紧盯对手炮兵的一举一动。

“连长,就这么回去太不长脸啦,要不干它一票?”有战士热血请命。

连长的任务是摸清敌情,现在第一步算是基本完成。军人总有荣誉感,如果能炸掉几门炮,再击毙个把敌军指挥官,这功劳就足够吹上几年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