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遇盐湖狼-第2/3页



亨特目光暗澹下来,嘴角抽了几下,最终没再说出一句话来,只是摘下钢盔贴在胸前,右手划了一个十字。

两人在絮话的同时,亨特随行的士兵也纷纷冒出头来。

他们清一色的美国陆军野战服,士兵用的M1加兰德,军官配发汤普森冲锋枪,除了一个装备M2型60毫米迫击炮的班组,还有几名背着喷火器和肩扛“巴祖卡”火箭筒的士兵,全队人数在50人上下。

亨特手下的兵并非全是美国人,他们当中至少有一半多是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珠的中国人。看来,这是一支中美混编的特别行动部队。

这支美军的番号是第5307混成旅,绰号“加拉哈德劫掠者”,此番与中、印两国混编成三个支队,亨特上校是第二支队的指挥官。

“李少尉!”一名戴着眼镜的年轻军官从队伍里挤了出来,脸上涂满了他乡遇故知式的惊喜。

“哟,小李子!”李虎巍刚才还在纳闷呢,怎么亨特出现,他的御用翻译官李宇昂咋不见了。

李宇昂早不是之前那个“嫩把式”了,刻苦与创伤让他变得更像一名斗士,而非青涩稚嫩的大学生。

小李子兴冲冲奔到跟前,将李虎巍上上下下摸过一遍,扳过肩膀朝亨特喊道:“上校,你不是天天盼着想见到这小子吗?现在上帝把他送到面前啦!”

亨特捋了一圈络腮胡须,笑呵呵说道:“已经打过招呼了,想不到这小子英语说得这么流利。李中尉,再这么下去恐怕你得失业了。”

几个月不见,李宇昂官升中尉,军衔居然临驾于李虎巍之上。

“你得好好感谢小李子,他用他手中的笔拯救了你。”亨特喜从中来,一扫疲惫,他也顺嘴把李宇昂称作“小李子”,看来两人之间的关系远远超过了同事,算是亲如兄弟了。

趁着部队在溪边休整,李宇昂将替他“沉冤昭雪”的经过详细描述了一番。

开罗会议一散场,领袖夫妇便匆匆回了国。视若亲女儿的侍从居然是日谍,这场袭击让两人失去了起码的安全感。

为此,军统全员上下都挨了顿狠批,为了不让党国内部的丑事宣扬出去,当局在一开始故意选择了沉默。

徐白回国归队之后,一路辗转找到了李宇昂,将背后惊心动魄的真相说了出来。

小李子是个兼职的战地记者,有一支生花妙笔,在国内小有名气。他文笔出众,思维敏捷,提笔写下了李虎巍的纪实故事,篇名就叫《家世多舛奇男子,今生仍做中华人》。

“那些报纸……他们肯登出来吗?”李虎巍听得挺感动,但一细想却并不可能如此。

李宇昂神秘一笑,说道:“《中央日报》当然不可能敢发这种文章,可天下报纸不止这一家呀,我找到了他们,《新华日报》。”

李虎巍从没听说什么新华旧华,好奇道:“这是啥报纸,还有不受官府控制的报馆吗?”

“那是红党的报纸,而且我用的笔名。”李宇昂解释道。

“呀!”李虎巍拧眉大叫道,“小李子你这下是闯了大祸了,往红党的报上一登,我更说不清了。”

一听这话,李宇昂笑得直不起腰来,好一会儿才缓过劲说道:“你呀,真是被人骂怕了吧。这文章一登呀,国内拥护抗战的报纸一齐转载了。最高领袖也承认文章所说属实,还要恢复你的军籍,授给你大勋章咧!”

满腔热泪在李虎巍心头涌动,他情不自禁的抱紧小李子,居然呜呜的哭出声来。

这一年多来的委屈,此刻全部化作泪水涌了出来,洒进这异国的土壤里。

更令他欣慰的是,丁三爷的事迹也随着这篇文章广为传颂,现在,人人都知道有一个背叛汉奸家庭走上抗日战场的宁公子了。

李虎巍的冤情一解,却有不少人因此倒了大霉。

芒市行动从头彻尾都是北条绫与平塚等人策划的阴谋大戏,戴笠被弄得灰头土脸,相关人员均受到了严格审查。于帅一家还上了军事法庭,最后虽没定罪,但于成训少将仍然被撤了职,勒令在家反省。

于帅在航空委员会的闲差也丢了,但这倒正合了他的心意,主动要求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美军第14航空队。怪不得这小子有机会出现在缅北上空,若没有他的相助,自己与藤田那厮谁死谁活还真不好说。

“你和女间谍的那点事儿……我没有公开。”小李子小声说道,毕竟这事涉及个人**,加上国人的习惯,这事儿很容易被传成花边新闻,越传越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