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鸠占鹊巢-第3/3页
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兵员规模在3600人上下,除了下辖的三支步兵大队,还有配有战防炮、速射炮、迫击炮和机关枪中队,步炮比例在亚洲国家军队中居于首位,战斗力之强往往能轻易击溃**师级以上的单位。
在宽敞明亮的军火库中,停放有10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绰号“小钢炮”。对于这种全长只有62厘米的短管子营级支援火炮,任何中华军人甚至是老百姓都再熟悉不过了,简直就是日本侵略军的具像化体现。
这种小炮轻便之极,日军甚至可以把它栓在自行车后面拖曳,或是拆成二十多个部件由单兵携带,进入战场之后再迅速组装完成部署。论火力,它在大口径榴弹炮面前当然不值一提,但用来欺负缺乏重装备的**或是土八路则绰绰有余了。
除了步兵炮,现场还有九二式重机枪36挺,九九式轻机枪54挺,37毫米战防炮6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4门。库中还堆放了层层叠叠的各式口径炮弹,垒成小山那么高,几乎快堆到天花板了。只可惜,这些让人眼馋无比的重武器一件也拖不走。
他摸了一支消声手枪插入腰间,又拣了一支刚出厂的新枪,利索的将弹匣压进弹仓,枪身木质上的涂漆都是新的,闻着让人舒坦。
新枪入手,李虎巍照例要与枪说话。但他很快就皱了眉头,日本新造的九九式步枪做工粗糙也就算了,材质上还偷工减料,枪托底板由金属改为木料,枪管通条省略了,连枪身上的“九九式”铭文也懒得印上去,估计是战场消耗过大,资源吃紧,后方军工产能不足导致的。他摇了摇头,换回一支生产日期稍旧的三八大盖,又在胸前悬了一圈手榴弹,左右军靴各插一支三零式刺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