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越快越好
张菲猜的没错,何辛是一直在琢磨。
过去,大石台是他的禁区,他不想深入其中。
现在功成名就,闲暇之余,会经常想到大石台,但他无力再度拾起,有些寄希望于儿子何堪。
现在他琢磨的,不仅仅是大石台,而是大石台和何堪之间的事情。
以前他无论说什么,何堪不是无动于衷,就是反对。
何堪现在这样子,能做什么呢?好在自己要求他三年之内不违法犯罪,他做到了。
他不想自己要求儿子什么,希望他能主动告诉自己,要做什么。
因此,他和弟弟何苦一起去大石台,虽然自己什么也没说,何苦应该明白自己在想什么。
没想到现在张菲出现在他面前,一个小丫头,竟然比儿子何堪有想法,一个念头跳了出来。
他内心还是感激张贤良的,包括张贤良过去对他说的话,以及后来尽力来保护自己的“成果”。
虽然功败垂成,但张贤良在自己的记忆中还是有一定的位置。
他理解张贤良,他们现在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两人心里似乎有一种默契,都没有打扰对方的心灵平静。
现在有了机会,帮帮他的女儿,其实,也是帮自己的儿子,做好了,最重要的是能成就儿子,弥补自己的遗憾,以及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他现在没有做主导,只想做个裁判,来判定张菲或者是何堪要想在大石台投资的可行性。
儿子能主动交给张菲画的那张图,说明何堪是认可张菲的想法的,要想创业,有帮手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他也看得出来,何堪在他面前无声地表示不满。
奶奶死后每一年的春节都在马道河,大年三十中午吃了“团年饭”后,按照当地风俗,去给奶奶上坟。
大年初一留在家里,主要接待前年拜年以及给奶奶上坟的人,大年初二,会像走亲戚拜年一样来到何辛这里,坐一坐,喝杯茶就走了。
儿子再不好,你看他还是保持着基本的礼节呢!胡月萍虽是继母,但对何堪视为己出,主要是她了解何辛,这是他的心结。
她一直主张父子俩和解,了了这桩心事,何辛也想,但要看儿子的表现。
何堪上次交给他张菲那张图,就表明了自己愿意开发大石台,但何辛一直没有表态。
何辛不表态的原因很简单,看何堪的决心有多强。
昨天从张菲家出来后,何堪就直奔何辛家里,他没像往年那样来了喝一杯茶就走。
而是主动买菜做饭炒菜,也不用旁人帮忙,厨房成了他独享的空间,这还是他第二次在这里下厨。
上一次是拿了张菲的图过来之时。
“哥,你好棒!”何娜边吃边向何堪竖起大拇指。
何堪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平时除了脸色缓和一点,基本上没有其他热情地表示。
“儿子炒菜确实比我强多了,色香味俱全。”胡月萍时不时念叨几句,夸何堪,主要的是提醒何辛。
能下厨的男人,都不会差。这是胡月萍的看法。
没想到,初二那天,何堪吃了饭竟然没有像往年那样回马道河,而是住了下来。
他的这一举动,胡月萍自是欢喜,解决了自己在厨房的辛苦,父子俩在一起多待上一阵,很多症结可能就有希望迎刃而解。
何辛知道,是儿子在表达着抗议,抗议自己不对他的事情表态。
父子俩一般不会在语言上有过激的交锋,
都是无言的“战争”。
准备春节后再找张菲谈谈的,没想到张菲却主动登门了。
“如果是你,你选择什么时候开始?”待张菲说了更改图纸计划之后,他心里笃定,这事非她参与不可。
“越快越好吧。”张菲想也没想就说。
说后,反应过来,抑制住了内心的激动,难道何辛真得愿意投资?
前期的筹备,估计要一段时间,马上开始,自己做好准备了?
何辛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祝你事业有成!”他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塞给了她。
“伯伯,这我可不能要。”她推辞着。
这里的规矩,春节长辈给晚辈红包很正常,但如果晚辈已经踏入社会有工作了,一般是不给红包的。
“这只是一点心意,一份祝福,你收下吧!”何辛真心诚意。
张菲千感万谢的只得接了。
然后,何辛让她选了几本书,说带回去看,看完了再来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