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因祸得福
若说小曦被沈慕晴一脚发配下落雁峰那绝对是步入绝境,能够和武枫瑾手高人指点来到山洞那真是绝处逢生,眼下和云梦合奏一曲之后还得了一件宝贝,绝对是因祸得福,小曦和武枫瑾的境遇将来不知道羡煞多少江湖中人了。
见云梦将绝世至宝赠与自己和小曦,武枫瑾不是不识大体之人,连忙拉着小曦朝云梦拜谢。
云梦扶起两人,慈祥的目光停驻在二人身上,面前这一对兄弟感情真好,好似当年自己与师兄风夕一同在师门学艺的时候,也是与他们两人这般亲密无间。
云梦忆起风夕颇有些激动,经不住小曦好奇的打问,云梦坐在石榻上,将自己和风夕的故事告诉了小曦和武枫瑾。
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附近有一处极其隐蔽的乐府——清啸阁。
清啸阁所处的地方,据说正是当年隐居住在这里的箫史。箫史与秦穆公之女弄玉公主结为连理,带着弄玉公主来到华山,教弄玉吹箫引凤,最后夫妻二人真的引凤乘龙而去,飞升在天上做了神仙,留下了凤凰台上忆吹箫的典故。
据说箫史同弄玉飞升之后,夫妻二人为了不让多年来收集的曲谱技艺失传,将两人的心得体会连同曲谱编写书册,交给了箫史的侍童。并且箫史还将自己在凡间吹奏时用的翠箫,弄玉公主将秦穆公送于自己的陪嫁古琴一并儿留了下来,二人嘱咐侍童为这两件乐器寻找新的主人,并将编著的书册交予他们手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侍童在茫茫人海中寻觅了大半生,终于为这两件乐器找到了新的主人,其中翠箫的主人叫“云梦”,古琴的主人则是叫“风夕”。
云梦和风夕同是时音痴,得了心仪的乐器,又有了箫史编著的曲谱,两人按照书册上面的技法练得如痴如狂。两人琴箫合奏引为知音,彼此惺惺相惜,一同来到箫史曾住过的地方,创建了“清啸阁”。冲天许愿发誓要像侍童一般,有生之年不仅要将这两件乐器传给适合它们的主人,更要将曲谱技艺流传下去。
得知翠箫和古琴没有名字,两人就以自己的名字为乐器命名,并嘱咐后世传人,只要拜入清啸阁门下,吹箫者就叫云梦,抚琴者就是风夕。说起来,到云梦这一代已经是第九代了。
云梦出生乐府世家,原本姓薛名慕白,自幼受家中环境的熏陶,对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六岁时,家中来了一名青衣男子,自称是清啸阁的云梦道长。在家中住了一年,与其父切磋音乐,其音乐造诣深不可测,乐器中尤善吹箫,每每吹奏起来,箫音如仙乐在空,袅袅不绝……
一年后要离开的时候,云梦道长对其父谈及欲收自己为徒传授毕生所学。其父早就有此打算,喜不自胜,当即就为二人举行了拜师之礼,就这样小云梦七岁时就随师父来到华山明星崖学习吹箫。
师父带着自己来到明星崖时,小云梦见到了比自己大二岁小风夕。风夕,拜师在风夕道长门下学琴,比云梦早来了一年,处处照顾云梦,两人虽然所学不同,但是一直以师兄弟相称,在这里一学就是二十年。
每学会了一首曲子,师兄弟定要互相切磋,云梦比风夕学的晚,待风夕学会了师父的全部曲目时,云梦还差一首《幽兰》没有学会。
《幽兰》是当初创建清啸阁的云梦、风夕一起谱写的曲目。目的就是让后世弟子学习兰花宠辱不惊,雅洁高贵,不同凡俗的品性。并且指明这首《幽兰》须得琴箫合奏,不能独奏,因此风夕要等云梦学会《幽兰》,两人共同合奏方能出师,。
云梦不想自己拖累师兄太久,急着学《幽兰》,心浮气躁总是吹不好。风夕总是笑着安慰云梦,说自己不急着出师,会等他学会《幽兰》一起合奏,做一回伯牙子期,共同出师收徒。
听了风夕的话,云梦不再急躁,专心闭关学习。不知不觉一晃就是一年,待到云梦将《幽兰》练得满意出关去找风夕的时候,师父才告诉他,在他闭关的时候,风夕被一场大病夺去了生命……
其实,风夕一开始病的并不严重,若是听从师父吩咐下山医治,倒也没有性命之虞。可是风夕怕错过了云梦出关,不听师父劝阻,执意守在明星崖等云梦出关,合奏一曲《幽兰》。这一等,病越拖越重,最终风夕没能等到云梦出关,化仙而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