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监军之政
“什么?皇上要派内侍监军?这也太荒谬了!”
“也不知谁出的馊主意!”
刘据急得在博望院的地上走来走去,“父皇也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宦官监军,自古未有,前朝赵高之乱殷鉴不远,现在又连年战乱,到时候军中是听谁的呀,将军,粮草官,还是宦官?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大事呢!”
“会不会又是刘屈旄和五皇子昌邑王干得好事?”卫伉一阵囔囔。
“我看不会。”我缓缓道,“他们都是李广利一伙的,内侍监军,岂不是故意难为李广利?他现在可掌握着西北汉军呢,肯定比我们还急。”
刘据闻言,停下了脚步,“你说得有理。可谁会干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现在还不好确定,苏文狼子野心,有可能;江充等酷吏谋求上位,也有动机;还有其他人。”
刘据的脸拧了起来,“如今父皇身边围着的人,越发不像话了。西北和西南本就不太平,再加上监军,真是一言难尽!有什么办法么?”
“皇上在实行内侍监军之前,会实行内侍监察,主要就是监督地方廷尉破案。。。”张贺低声提醒。
“你的意思是?”刘据看了看我们。
“妾身以为,只要在内侍监察这个阶段破了此政,就不会发展到监军这一步。”
“你们有把握吗?”
“先试试再说,凉州刚遭了灾,肯定会被他们弄乱的。”
君臣宴会,载歌载舞,全然不顾凉州甘凉道(现甘肃地区)才发地震,加上常年大旱,灾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酒过三巡,刘彻已有醉意,“霍光,张贺,你们一晚上都在窃窃私语,说什么呢?”
“回陛下,微臣们在预测西北的天气,何时才有甘霖。”
这句话提醒了苏文,苏文见刘彻高兴,忙道,“陛下,前番您派去凉州监督赈灾的小子们写了奏折回来,据说事情办得不错,奴婢不敢叨扰您,都放在宣室的一角。”
刘彻一听,高兴得挥了挥手,“你倒提醒朕了。”随意一点身边的一个小黄门,“你去,把奏折拿来,给大臣们念念。”监政监军,群臣反对,如今就该让他们好好看看,谁才是对的。
太监们的奏折一半歌颂皇上恩德,四分之一描述灾区情况,还有四分之一讲他们怎么干活,“奴婢们在灾区,见郡守县令应付差事,不把灾民当回事,在朝廷的赈灾米粮中大量加入糠皮苦根,实在气愤难当。遂令郡县们都拿出好米熬粥,分发众人,灾民们无不拍手称快,感谢皇上的大恩大德!”
在场其他官员还未反应,唯独大司农国家财政负责人桑弘羊听得此语,不禁大怒,“陛下!内侍们简直没事找事。当年救灾臣就发现朝廷的赈灾钱粮难以落到实处,于是要求下属在粥里加入难以下咽的糠皮和苦菜根,为的就是赈灾粮食百分之百让饥饿百姓吃到。此后,凡有灾情,臣都要求地方赈灾官员如此行事。内侍监察不通经济,又一意孤行,臣敢断言,现在灾区肯定饿殍满地。别说上好的,就是正常无杂质的米面粥都会被地方权贵豪强垄断,囤积居奇高价出售,而平民们只会饥馁而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