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下:话语外传(八)
    
花语外传(8)
2009年11月8号晴
花语:
没想到陈教授那么“爱管闲事”;表弟景云申离婚了,三姨总算解脱啦。
十多年前的事一直像个噩梦,不知对门昌海二叔怎么想的,今天中午二叔二婶来我家又提那事,让我宽心,永久忘掉。又说多亏陈教授指点,送晚饭的时候问陈教授,才真相大白。看来他真是个好人,是个君子,就如古代那些衣锦归乡的官员,给村民解疑纾难。
面对这样一个君子,真想把心里话说给他,孩子在跟前,有些话不好多说,给他写信吧。
上午二哥来看老娘,我带孩子去做饭,想喊着陈教授一起去我娘家吃顿饭,但又怕家里人的那些习惯让他心烦,没想到二哥知道他后,找上门去,两人聊得那么开心。
外传:
刘桂花二哥刘桂雷在县城做个小买卖,卖熟肉,熟猪肉熟牛肉都买,兼着卖些鸡爪、鸭脖,买卖不大,可日积月累积沙成塔,慢慢在城里买了房子,把家安那里了。说起来,刘桂雷的买卖是他妻子孙晓君带起来的。当年刘桂雷在城内做短工,给孙晓君家割麦子,被孙晓君看上,两人谈着恋爱把婚结了,孙晓君舅舅家也在县城,做煮肉买卖。孙晓君嫁给刘桂雷没一个月,两人去孙晓君舅舅家帮忙干活。舅舅看刘桂雷人勤快手麻利,便交给他一个肉摊,再后来,批发给他熟肉,让他走街串巷,说买卖看着不大,一年下来,只要勤快,能挣个**万。夫妻俩在孙晓君娘家临街的一个摊位上卖熟肉,孙晓君看摊,刘桂雷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做流动商贩。育有女儿刘芳馨儿子刘方伦,女儿考上了大学,儿子正初三。
刘桂雷每月来老家看他老娘一次,来的时候,全家聚齐,两年前买了自己的车,再来的时候,不用等公共汽车,方便多了。这天上午到了北方庄,看过老娘又到刘桂花家来看妹妹,说好了一块到老娘那里吃午饭,刘桂花说你们别等我,我先给陈教授做好饭送去再去娘那里。刘桂雷说,你喊上陈教授一块到娘那里去吧。桂花说,他那人虽然和气随便,可很少到村里人家去,和人聊天都在田间地头;再说,大中午的,他习惯午休,去我们这里不方便。她嫂子孙晓君说,我小妹很熟悉这个陈教授了啊,他的生活规律摸得一清二楚。刘桂雷说,我家妹妹为人心细,又不是给这个陈教授做饭一天两天了。桂花说,你们想见他,下午三点后吧,今天还回去吗?刘桂雷说,得回去,你侄晚上有自习呢。桂花说,你们开着车,早晚回到泗城不就行了。
午后三点多钟,刘桂花领着哥哥嫂子侄子来到陈方春那里,先通过电话,说家里人来见见你,陈方春说欢迎啊,我给你们准备好茶水。陈方春便先烧水,把四把暖壶灌满,拿出毛尖冲进茶壶,迅速把茶水倒进茶碗,等把茶具烫好,这边刘桂花和他哥哥嫂子进院来。
听到刘桂花的声音,陈方春迎出屋门,说你们来一趟老家不容易,多陪陪老人,还想着来看我,太感谢了。刘桂雷说,听我妹妹说,您来北方庄两个多月了,上次来,没来得及看您,今天才来,失礼了。陈方春听这话水平不低,不觉起敬,赶忙让大家进屋。
刘桂雷走进屋没有立即落座,且站在那里,四下扫了几眼,妻子儿子跟着站着,陈方春说:“我这’家’都是您妹妹拾掇的,这些家具和铺盖都是她挑选的,很合我的心意,你们先瞧瞧吧。
”几个人里物外间走了一圈,这才坐下。陈方春便要冲茶,刘桂雷说不敢,刘桂花就去接茶壶,陈方春说,到我家了,你们是客,怎么也要让我先尽地主之谊,便把几个人的茶碗冲过半杯茶水,再给茶壶冲水,然后又给每个人添茶。
刘桂雷看到堂屋外间两间通着,对门正北面是村里常见的八仙桌子椅子,桌后边是条几,条几上摆着两盆兰草,两盆九月菊,正中放着一尊***半身像,两边各一尊瓷花瓶,瓶子里插着几束野草野花——那是刘桂花每天从山上采来的;南墙窗下靠左是一组高低电视橱,却没有电视机,只放着几卷纸,一个笔架,吊着几只大小不匀的毛笔,玻璃门内看去,里边全是书;西墙一周沙发,中间是方形茶几,北边是一溜书橱;东墙根下是一张长桌,上面摆着一个微波炉,下面橱子内放着几件用餐的工具;东屋没进去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