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下:话语外传(七)-第4/5页
陈方春离开王昌海家,心中就堵了一块石头,他不相信王向新会害死王向秋夫妻,但王昌海那套神秘的想法却让他担心,因为世上的人都这样,一旦心中有了明确的指罪对象,又不能解决疑窦,那这个人,不会疯也会终生迷幻,搞不好,干出危害他人的事来。
陈方春洗刷完毕,很快躺到床上,脑海里开始琢磨王昌海的话,却理不出头绪,又想着王昌海和王向新对门,出门进门,两家人是怎么度过这十年的呢,虽然化验的结果排除了王向新一家的怀疑,但头天欢天喜地给孩子过百日宴,第二天就闹出人命,这一喜一悲的挨着,是吉利呢还是不详?再回想王昌海那个梦,陈方春禁不住的心悸。看看手表,正十点,拿过手机就给刘桂花打电话。
刘桂花说真看书呢,两个孩子都睡了,问陈方春怎么想起打电话了。陈方春说,今天失礼了,只想着喝酒尽兴,就没想到带你和孩子们一起吃饭过节。刘桂花说,你现在还想着,说明你心中有我们,谢谢你心里先这么细,我们山村哪有过九九的,不过你一说,叫我还真想着过过这个节日。陈方春说,明年吧,明年一起过。刘桂花说,还明年呢,到了腊月,不是还有好多节日吗,冬至,腊八,小年什么的,就得是机会。陈方春说,那好,到时候再过。说到这里,陈方春问:“刘嫂,你县城买的房子,什么时候交付?”刘桂花说:“真奇怪,你怎么问这个问题了?”陈方春说:“不是你家孩子们盼着去城里住吗?如果房子交的早,就尽快搬过去住。”刘桂花说:“没那么快,就是快,也得等到明年九月,等王诚颖上高中搬。”陈方春说:“反正孩子住校,今年搬过去也好。”刘桂花说:“还有王诚冉呢,她在山下上小学。”陈方春说:“去城里上呗。”刘桂花说:“怕找不到学校,明年房子装修好了,有了房产证,孩子上学就有着落了。”陈方春说这样也好,再说过几句话,便挂了电话。
刘桂花放下手机,想着陈方春刚才的电话,不明白陈方春何以问起她家房子,怎么忽然关心起她搬家的事了;再又想,莫非怕她搬走了,找不到合适的人给他做饭?
陈方春放下手机,又想着王昌海的话,脑海里忽然流过一个情节,《古代判词选》上写着一件命案,和王向秋命案很相似,便起身到书橱前,拉开电灯,寻找这本书,正担心来北方庄不一定带上那本书,却在眼前出现了,便抽出,上了床,浏览那个故事。
书上记载,乾隆二十八年,AH一村庄,有一对青年夫妻,早上下地干活过后回家吃过早饭,那饭食正是隔夜饭菜,两人喝过几口井水,回屋行房,头一遭过去,女人还要,男人勉强踩蛋,事毕再去下地,未出家门同时毙命。当地知县亲当仵作,一番细致严勘,做出结论,乃是急性盲肠炎加亢奋狂躁而陨。
陈方春暗喊侥幸,便想着第二天给王昌海看看这段故事,不知他能否从中有所悟会。
陈方春有个习惯,上午没事不出门,在家看看书,写稿件,午休后根据兴趣看是出门呢还是找人聊天或是窝在家中继续看书。但这天吃过早饭,他拿出那本《判词》装到一个挎包内,去找王昌海。王昌海正在家,他妻子下地还没回家,两人落座说话几句话,陈方春把《判词》送到手了,指着那篇判文,让王昌海看。王昌海看过一遍,说这上面的文字怎么能都是古文,大多看不懂,陈方春才发现,书是民国版的,接过书来,跟王昌海念,边念边做解释,王昌海听完,明白了这故事的内容,说:“有这样巧的事,古书上还有记录。”陈方春说:“老弟,昨天我听过你家遭遇,回去半宿没睡着,就想起这个故事,不知道这故事你相信还是不相信。”王昌海说:“书上记录的还能有假,可我儿子一定和书上写的一样吗?”陈方春说:“自己孩子的行为作家长的可能知道的多些,即如书上写的,夫妻之事,现在的年轻人是否比较随意,我不好讲。给你看这个故事,给你解解疑,回头给弟妹说说,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陈方春走后,王昌海就要下地找妻子去,刚出门,妻子回家了,就要准备早饭,王昌海说你先别忙,我给你讲个故事,就把陈方春给他讲的跟妻子重复了一遍。妻子听了心中一惊,半天才对王昌海说:“真没想到古时候还有这事,咱家儿子那作性,你当爹的还不知道?那天我回家见让他们敞着大门屋门,心里还骂他们大白天的不知带羞耻,连门都不知道关。”王昌海说:“若是真的,那和书本上的故事一模一样了。”妻子说:“什么一样不一样,过去十多年了,我才忘了,你怎么又说起来了?”王昌海这才把头天晚上和陈方春聊天的内容说给妻子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