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下:话语外传(五)-第2/3页
刘桂花送她三姨到家后,就去前院找张士俊。张士俊见到刘桂花,心里一阵忐忑,就想等着挨骂吧。刘桂花没有骂她,平静的问她你们这日子怎么过,说打就打说骂就骂,什么时候是个尽头,你天天泡在愤怒里,不急吗?张士俊说怎么不急,可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婆婆就来气。桂花问,为什么?是因为景云申吧。张士俊说,你怎么知道的?桂花说,你恨我三姨给你生了个不如意的女婿呗。张士俊说,是这个理。桂花说,这也叫理?接着做张士俊的心理工作,明说暗示的指点她不如离婚。
当初,景云申跟他母亲来北方庄走亲戚,张士俊和跟刘桂花正在桂花娘那里说话;景云申个头高,白净净的脸,眼里透出一份秀气,张士俊一见钟情;回头询问刘桂花张士俊家的情况,刘桂花说你是不是看上我表弟了,可我告诉你,我这表弟外秀内拙,中看不中用,具体情况我不好说,你真要看中了,自己找个媒人去。刘桂花这话并不是挑媒,如果换一个女孩子也许不这样说或是根本不说,因为她了解张士俊那品行,粗鲁暴躁好吃懒做,哪里像姑娘。虽然她也想着给表弟介绍对象,可表弟的病让她不敢随意,即使三姨一而再再而三的跟她说帮表弟找对象,刘桂花却明白这对象不是那么容易找的。在婚姻上,世上就有三种人,两头的人一个精明一个笨拙,精明的和笨拙的都要挑挑拣拣,精明的挑拣是有资本,笨拙的挑拣是因为没有资本,有资本的挑花眼往往错过前村后店,于是好男没有好妻好女难嫁好男;笨拙的,眼睛虽不高,但又怕找一个比自己更差的,恰如哑巴找不的聋子,唯有中间的人只要过得去,不那么讲条件。给景云申找个好的,怕对不起姑娘,找个差的,怕三姨看不上。事实上,景云申说过几个对象,条件人物比景云申差,桂花三姨都给辞了。
张士俊听了刘桂花的话,并没放在心上,什么外秀内拙中看不中用,她没往深处想,以为景云申可能人老实,那天看他话语不多,猜这孩子也许太安分甚至愚直,但听说他家条件好,老爹是村书记,官不大,可也是一村之长,号令上千口子人的。回家自己竟悄悄去南庄一趟,做“调查”去了。再看那瓦房那高大的院墙,院子里的粮囤,凭直觉知道这是殷实的人家;再后来,听说景云申有脑炎后遗症,虽然有些不足,却又想嫁过去是享福的,吃不愁穿不愁,况且景云申独生儿子,四个姐姐嫁到县城,日子一家比一家富裕,就是景云申干不的庄稼活,还能缺她兄弟吃的喝的?
每个人都有一厢愿景,都想象有个美好的未来。假如奔着勤劳奋斗的心理,这日子就会锦上添花;假如奔着坐享其成的目标而去,一万个里有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失败。不幸的是,张士俊不是一万个里侥幸的那一个。等嫁过去,才明白刘桂花那句“中看不中用”的含义。
陈方春一句“离婚”提醒了刘桂花,她没向陈方春深问,立刻明白这话的意思,便专程去三姨家,对三姨说出自己的意见。刘桂花说,这婚姻明摆着没法继续下去,不离婚,她两口子是好是孬不说,三姨不被打死也被气死,景云申更不用说了,看看这两年里,景云申的病越来越重,变成傻子等不几天了;反正张士俊给景家生了儿子,景云申有后了,等几年景云申到了中年,给他娶个山村里的妇女,不管带不带孩子,能照顾景云申下半辈子生活就行了;你们景家这条件,不愁找不到能过日子的女人。桂花三姨说,这法子最好,可那瘟神愿意吗?桂花说,这破货,嘴馋心浪,只要有吃有喝,养在猪圈里都成,得想办法给她找个下家,让她死了这条赖在景家的心。
刘桂花骂张士俊破货有些不地道,狠是狠了,却没有冤枉张士俊。北方庄姓张的十几家,但张士俊父亲张有堔这个张家跟村里其他张家不是一枝,非亲非故。张有堔会木匠活,早出晚归四下找活,妻子花辛玉人如其名,天生丽质而又水性杨花,是张有堔在外村干活时相好的,后来私奔来到北方庄。花辛玉初见张有堔人才威武口吐莲花,两人先奸后娶,到了张有堔家才发现,张有堔空有一张巧舌和手艺,却不会持家,除了一个大院子,基本上家徒四壁,便知道张有堔一身上下都馋,钱都花在吃和女人身上了。婚后,张有堔四海打工,花辛玉在家生育孩子,一连生下四个女儿三个儿子。有人说,这四个女儿只有一个是张有堔的苗,因为不耐寂寞的花辛玉总是不断的在村外打野食。村里人说,养在龙宫是龙子,养在猪圈就是猪,张有堔一身轻松四海为家,孩子们却遭了殃,从小得不到父母之爱,如同流浪,更可怜的是孩子耳闻目睹沾染上流里流气的毛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