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下:花语外传(二)



花语外传(2)

2009年9月3号星期四晴

花语:

王向明没有说错,陈方春教授果然一表人材,眼眉清隽,面色红润,体格健朗,走路不急不缓,说话铃朗,一口白牙,双手清秀,初看不过四十五六岁,一袭白发才说明他的实际年龄。

这两天天天和他在一起吃饭,那一双秀目看着人好像有满眼的故事,又平静如水,让人立刻变的平静息心,跟着他的话往下仔细听,心里却有阵阵温暖,这就叫“如坐春风”吧。

想起《红楼梦》里贾宝玉的一段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怎么再看村里的人,一时有臭气了呢?

原来男人也有女儿的美和清爽。还没告诉他学习的事,几天里,人都围着他转,没机会单独和他说话,等着呗。

外传:

陈方春在8月31号晚上到的泗城,王向明找来一部轿车,和司机在车站等了两个多小时了。两人吃过晚饭就去泗城,陈方春走出站台时已经晚上十点二十分钟,两个不觉有些饿了,走向前接过陈教授的行李,便问陈教授饿不饿,陈教授说,你们不说没觉着,一说还真有点哦。三个人就在车站边的一家小吃摊坐下,要了几瓶啤酒,点几个小菜,等啤酒喝完,不用吃饭,肚子已饱了。王向明和司机结账,老板说,那位先生接过了。两人忙对陈教授道歉,说来到自己家门了,怎么能让您花钱。陈教授说,不急,你们花钱的时候多着呢,我先卖个人情,你们等着还吧。两人听了,一阵大笑,说陈老师真是幽默。

回到陈教授下榻的房子,已近夜分,陈教授看看室内摆设,书橱、沙发、茶几、床铺、椅子凳子的,安排得很干净很完美,尤其是那家具和铺盖沙发套的颜色,就像自己亲自买来的。书橱上摆了五六十本书,是他提前从BJ发来的,沙发上摆着几样水果,茶壶茶杯暖水壶在灯光的辉映下发出磁性的光。陈教授说,这一切都是那位叫刘桂花的女子准备的吧,王向明说是。“你叫他嫂子?”他问。“对,”王向明回答,“她是我二爷爷家的向新二嫂。”陈教授说:“我以后喊她刘嫂吧。”向明说:“您喊她名字就行。”陈教授说:“一个女子,怎么能随便喊人家名字,叫刘嫂吧。”

三个人又坐下喝了一会茶,王向明和司机告辞,临走,王向明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向您介绍我家人。您的饮食不用管,我妈妈给您做,您愿意过去吃就过去,不愿意的话,我把饭食给你送过来;您对门就是我爸爸家。”陈教授说:“我去你们家吃,怎么能在麻烦你们送来;等消停下,我看看自己能不能做饭。哦,明天早饭不要等我,你十点钟过来喊我,坐了一路车,累了,先休息休息。”向明说好,与司机转身离去。

陈方春送走王向明他们,回屋想着洗刷下,提起水瓶发现刚才喝茶喝光开水了,再四下扫视,看到东屋桌子边还有一把暖壶,手一提,掂着轻重,知道里边有水,向牙缸内冲了热水,拿过牙膏,挤上牙刷刷牙,而后看到屋门后一架洗脸盆,里面是清澈的凉水,洗过脸,便找洗脚的水盆,在脸盆架下就看到一个瓷盆,想着这就是洗脚盆了。

一切忙活完,上了床,熄灯休息。脑子里却满是一路情景,尤其是走进这个房子,那些准备的非常周到的洗脸洗脚的工具,竟有两把暖壶。他心想,

这位刘嫂不止看家具的眼光独到,做事周到细心,而且冥冥中怎么跟自己的思路这么一直,自己想着有什么,就有了什么。“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知人所需,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即使想到了,却不一定做的到。这样想着,人渐渐入睡。

陈方春却不知道,刘桂花为了准备着一切,来来回回跑了多少次路。因为这些工具也不是桂花一次准备好的,都是放下这个看看四周,又发现少了那个便转身去买去拿。并不是刘桂花没有提前想到,原以为王向明知道他老师的习性,这本是他准备的,没想到,王向明大件工具想得到,你那些细节处却马马虎虎。她甚至想问问王向明,给陈教授准备把夜壶不,可话到口边,没好意思问;城市人怎么生活,她想象不到,但在农村,谁家没有一把夜壶呢。于是,她悄悄的从家中拿来一个脸盆大小的瓷盆,放在陈教授的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