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麻辣烫闪亮登场
“好喝,那就多喝一点啦。”
陆凡将最大块的排骨直接舀到了楚清颜碗里,自己也装了一碗。
唔,由于调味料还是不够多,比后世的排骨汤还是要差了不少,但在大康绝对是足以媲美御膳房的美味了!
“还是官人厉害,今儿这碗汤真真是令清颜大开眼界了。”
将这碗排骨汤大快朵颐,楚清颜俏脸上是从未有过的幸福笑颜。
翌日。
天微微亮,陆凡就起身去往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
到了中午,一罐又一罐的排骨炖罐已经蒸熟,冒发着热气与浓香。
大康没有高压锅,陆凡采取的是和寻常炖罐店一样,将排骨放在罐子里,用蒸汽煮熟。
楚清颜一心支持夫君的事业,放下身段站在店门口叫卖。
然而一上午过去了,没有一个来光顾的。
“官人,是清颜没用,小半天过去了也没有拉来一位客人。”
楚清颜有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颜儿,不怪你,是我把咱店名声败坏了。”
陆凡深深地叹了口气,陆家饭庄是陆德财发家的开始,但在前世陆凡几年的折腾下,陆家饭庄口碑相当拉胯。
“行,豁出去了!”
陆凡从厨房里端出了一锅排骨汤放在店门口,浓郁醇厚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惹得已经走过的行人,都忍不住回过头来。
“掌柜,你这汤倒是挺香,怎么卖啊?”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
“大哥,来,尝尝。”
陆凡给大哥倒了一小碗,大哥还觉得有些新奇,古代可不流行试吃,他将碗中汤一饮而尽。
大哥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排骨的香气经过味精的无限放大后,在大哥味蕾绽放出了鲜美的滋味!
古代人口味淡可不是为了养生健康,只是单纯没有那么丰富的调味料罢了。
随着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生活越好,人们的口味就越重。
“我活了大半辈子,还真是头一遭喝到这么好喝的汤!掌柜的,这汤多少钱?”大哥一脸惊艳。
“五十文一罐,送一碗大米饭。”
当时人们的主食普遍都是粗粮,大米饭都称得上是有钱人家的主食,但陆凡想走中高端路线,因此在主食方面坚决没有含糊。
听完价格,大哥差点没吐出老血:“五十文?抢劫呐!菜市口那一斤排骨也就二十文!”
“那您慢走!”陆凡呵呵笑道,这个价格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定下的。
一斤排骨二十文,一斤排骨可以做三罐排骨汤。
加上白萝卜等配菜,盐巴味精等调味料,以及附赠的大米饭,一罐排骨汤的成本约莫十五文。
三十五文的利润本就相当可观,并且陆凡现在想打响口碑,定价不宜过高。
“行吧行吧,那来一罐吧,米饭可得多送我一碗!”
大哥就这么进了店,成为陆凡第一位顾客。
排骨炖罐刚上,大哥也顾不得烫,就大快朵颐起来。
“此汤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好汤,好汤!”
没两下的功夫,大哥就把整碗炖罐吃了个赶紧,碗底都舔得锃亮锃亮的,“掌柜的,再给我来一罐!”
大哥津津有味的吃相,加上门口的试吃品尝,不一会的功夫,又有几个客人走了进来。
味精在这个调味料匮乏到以盐巴为主的时代,简直就是大杀器!
哪怕是味觉已经大大失灵的老者,也为这一碗浓香四溢的排骨汤惊艳无比!
一传十,十传百……
不到半个时辰,二十罐排骨炖罐全部卖出!
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到店时都已经卖完了,囔囔着要陆凡赶紧做炖罐。
“一千文钱……一两银子?!”
看着钱柜里头,堆积如山的铜钱和碎银,楚清颜怔怔地愣在原地。
“颜儿,区区一百两银子,你家官人分分钟就赚回来了!”
陆凡随手拿起一块碎银就塞到楚清颜手上,“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颜儿,你身上的衣服有些旧了,下午去添置点新衣吧。”
“钱都没还完,清颜还是先与跟官人同甘共苦吧!”
陆凡好说歹说,楚清颜就是不肯接,无奈之下也只得作罢。
下午时分,陆凡用余下的钱,添置了一个蒸笼,买好了食材,准备再做一波晚上的生意。
大康王朝商业相对发达,并没有宵禁制度,洛城虽不及京城繁华,但城内也有十多万百姓,夜晚很是热闹,沿江一带还有商人摆摊卖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