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宣立太子 3
李恪看来的人也差不多了,是时候进殿了,便回头看了一下魏怜,魏怜也知道他的意思。点了点头,示意李恪可以进去了。
李恪也点了点头,继而扭身进了太极殿。
太极殿,坐落在大兴宫的中轴线上。大兴宫宫内的主体建筑采用了“前朝后寝”的布局。以朱明门,虔化门这些墙门为界,宫内被划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前朝”,一个“内廷”。
朱明门,虔化门以外属于“前朝”部分,以内则属于“内廷”。前朝又按“周礼”三朝制度布局。分别为,外朝、中朝、内朝。宫门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是举行大典,朝见庶民的地方,显得殿便是外朝。
太极殿则是中朝,是皇帝听政视朝之处。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太子、诸王、及宴请各番邦使臣等多会在此殿。
以内廷地区的两仪殿为内朝,是皇帝集仪之处。因为此处是在禁内,所以只有少数大臣可来。
太极殿建于高大的二层台之上,正面设有左右两个升殿的踏步。李恪抬脚,自台阶而上,气概昂扬的进了殿内。李恪在外面时,就想象了殿内该是如何的豪华无比,但是还是想的保守了些。
殿内有四棵巨大的金铜柱四根,金龙盘柱,宏伟壮丽。再看整个殿内,真可谓是,富丽堂皇、金碧辉映。即是宏伟壮观,又显得庄严肃穆。
殿内一干重臣来的也都是差不多了,但是岑差不齐。李恪向前望去,见封德彝正与萧禹交谈些什么,便想着,向前走去,与他们站在一起。
殿内排起的队伍很长,李恪一路慢慢走过去,便走便跟身边的官员拱手施礼问好,李恪的谦虚和微笑。那些在队伍尾部的六品,七品官员,见李恪如此,一个个受宠若惊。
李恪要一一施礼打招呼,走的很慢。快到封德彝身旁时,先见到了岑文本,因为品级的关系,岑文本没有和封德彝站在一起。
李恪走过来的过程,岑文本一一看在了眼里,对这位皇子的做法快心遂意的微笑点了点头。见李恪走了过来,拱手施礼道:‘‘殿下今日的一举一动实在上佳。’’
李恪一路施礼过来,脖子都酸了,一时没见到岑文本。听见岑文本的声音,抬头一瞧。急忙认真的施礼说道:‘‘恪,见过先生。’’
岑文本扶住了李恪说道:‘‘殿下,不必如此。’’
‘‘殿下,能在今日,安耐住心中不满,更以大气之容示人、、、’’说到这岑文笑了笑了,继续说道,‘‘从此可看出,殿下日后可成大事。’’
因为岑文本刚正的性格,身边鲜有人站着与其交谈,见李恪与他聊了起来,更是向旁边又挪了几步。
李恪展演一笑的说道:‘‘先生谬赞了!’’
李恪说完,岑文本也没有再回话,而是向李恪身后望了去。李恪见岑文本不看自己,看向了自己的身后,李恪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见长孙无忌随着两个身着皇段锦服的,与自己年龄无二的少年,慢慢想前走来。
边走,边由着长孙无忌的介绍,两人一一施礼打着招呼。有些大臣早早就得了消息,知道李承乾要被立为太子。话语之间,无不显出其殷勤。有些不知道的,也冲着长孙无忌的,说着好听的话,想被其赏识,说不定能升个一官半职的。
这些大臣的态度,与见李恪时,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能被李恪施礼打招呼,是在精神上受到了尊敬。但是李恪,一个小小的郡王,尊敬又有何用。不比实权实物来的好。
李恪看着这两个人,慢慢就猜了出来是谁。李恪以前看过,李承乾生有足疾。所以,见其中一个走路一拐一拐的,就已经想出是谁了。
李承乾显然已经知道了他要当太子的消息,但是长孙无忌又告诉他,不可在百官面前欢呼雀跃,时刻克制。但是李承乾的心性,怎么能和李恪相比。虽然也有控制,但是从其言语,动作之上,尽显其欢欣。但还不至于到欣喜若狂的地步。
跟在其身后的,想来,便是李泰了。此次立太子,想必,李泰的心情会和李恪差不多。或之更甚,李泰生下来便是李世民最爱之子,又深受李渊疼爱。此次立太子,居然立了自己的大哥,虽有不甘,但也是无可奈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