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庐山之行
买票是在庐山北山园门处,离真正意义上庐山风景区还有30分钟车程。门票一百八十大洋,不得不说有点小贵。服欺感到和他贫下中农的身份不匹配,也与其四海穷游的宗旨相背离。但愿物有所值吧。买完票后的那段车程是一段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的,坐得让人头晕想吐。于车窗往外看,庐山雏形初现,像个被风吹落一点点面纱的美女站在眼前。嗯,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
车到达牯岭镇后,服欺的庐山之行由此正式拉开帷幕。服欺小走一段路后来到一个广场,**点钟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广场上有不少跳广场舞的大妈。服欺走到广场边缘往下看,蓝瓦红瓦各半的宾馆安插在青山绿树之中,像一个类似梵蒂冈的小王国,更像一个温馨梦幻的童话世界。
欣赏完庐山版广场舞后,服欺沿着一条条林荫道继续前行。路边很多很多枫树,枫叶在天空的映衬下呈现淡绿色,透明纯洁似一张张被水侵泡过的白纸。而远处山上则松树、枞树居多,颜色显暗。服欺迈着轻快的脚步,感受着那份“树木葱翠、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美好。
不知不觉,服欺来到了如琴湖。因湖边原有“水声如琴”石刻,且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而得名。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啊。如琴湖四面环山,湖面烟波渺渺,雾气萦绕,宛如仙境。湖中间的小岛上建有一个墙面呈白色瓦蓝黄相间的亭子。“试想此时亭子上若出现一长发及腰的古装女子,轻拂一首《琵琶语》或是《渔舟唱晚》,那得多凄美?”服欺又开始浮想联翩。
如琴湖的西南面是花径亭、白居易草堂。花径亭种有很多桃树,旁边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不知白居易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否想到千年之后的万人膜拜呢?每每思及这些古人古事,服欺总感觉自己如宇宙中的一颗尘埃,不知何处是归家。
接下来服欺游历了仙人洞。据介绍,仙人洞于震旦纪8亿年至5.7亿年前,受自然的不断风化和长期的流水侵蚀而成。这种动不动几亿年的,有点死无对证的感觉,怪吓人的。服欺走进去才发现洞比较深,最里面有2个水潭,上边岩石里不断有水滴滴落至谭中,嘀嘀嗒嗒的,且四周乌七八黑的,阴森恐怖。据说吕洞宾曾在此修炼成仙,且不说其道行如何,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修炼,也绝非泛泛之辈。
庐山之行第二天,服欺睡到九点半才起床,懒觉自然不在计划内,还要赶路呢。他在路上花了十块钱买了半笼小笼包,那个小笼包由内到外都是苦的。服帖边吃边丢,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他忽然想起之前去过庐山的同学推荐的利民煨汤,寻之。却被百度地图误导进一个死胡同,胡同里的娭毑说那压根就没喝汤的。嗯,同学说得好喝不知道,难找倒是真的。于是从胡同退出来,再从大林路上牯岭街,约步行十分钟后,“利民煨汤”四个大字惊现眼前,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幸福似乎来得太忽然。
延续了之前的慢节奏,晃晃荡荡,大概十二点才到达美庐别墅。院内树竹葱葱郁郁、生机勃勃。别墅依山傍水,俨然是块风水宝地。墙面系灰褐色石头砌成,绿窗、绿栏与红瓦相得益彰,好一派欧式建筑风。虽然庐山别墅众多,但美庐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没有之一。难怪委员长曾感慨愿择美庐终老。
果然,庐山除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极深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熏得游人醉。
美庐别墅就像一坛陈年老酒,沉淀了太多太多的故事。望着眼前陈列的一件件旧物和照片,服欺仿佛看到**十年前蒋氏夫妇相互扶持、心忧天下的身影。只是后来风云变幻、造化弄人,一夜回到解放后。据说,后来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作为胜利者,***曾下榻于此。历史啊,从来都是成王败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下午3点左右,服欺拜访了庐山会议旧址和抗战纪念馆。行至庐山恋影院已近7点,刚好《庐山恋》7点有一场。《庐山恋》号称全世界播放次数最多的电影,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看着影院上方的红色灯光字“从昨天到今天,今天到明天,恋恋庐山”,服欺临时决定看看这部电影。电影拍摄于80年代初,画面不太清晰,台词比较矫情,演技也略显浮夸。还好看的是情怀,且电影中30多年前的风景与如今旅行所到之处相互对照,也是别有一番体验。看完电影出来,天已经完全黑了。雨一直下,凉风习习,服欺顿时感觉又冷又孤寂。他走在路上,竟忘了因何而来,向往何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