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卫青之志-第2/3页





    那个奉承道:“文人放诞,原是常事,何况哥儿这样年纪,便是骄纵些,也什么。更难得以理服人。有子孙如此,何愁家业不兴呢。”

    “正是这妈妈也太无理了些,倘若吓着老太太,如何了得?众人奉承了几句,赖嬷嬷忽而咳嗽了一声,朝着迎春奶娘道:“老太太正喜欢呢,你倒好意思来高声大气,你顾着二姑娘,就不怕老太太生气吗?牙齿还有咬着舌头的时候呢,再亲的兄弟姊妹,也难免有个小误会,你这么没规矩的大吵大闹,本来没有的事儿,如今也有事儿了,倘若琮哥儿和二姑娘有了嫌隙,还不都是你的错。”

    赖嬷嬷这样几十年侵润出来的宅斗修为,岂是一般人能比,明面是责骂迎春奶娘关心则乱,一片忠心,用不对地方,实际上呢,却是替贾琮坐实了不友爱的罪名,现在或许是误会,保不定将来不友爱。

    赖嬷嬷何须人也,几十年的家生子,在贾府根深蒂固,看似已功成身退,除了偶尔进府给贾母请安,只在家中高卧享福,等着当老封君了。

    但是,凡是对红楼剧情略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位赖嬷嬷,曾经出面替周瑞家的儿子说过情。而周瑞家的,又是王夫人的陪房。

    王夫人呢,贾琮如今一想起,上次限韵做诗那事,还心有不甘呢,没能抛一首名留千古的诗词打王夫人的脸,他真是给穿越文抄公们丢脸了。

    这疑心一犯,贾琮立马越想越深,文人的名声,那就是政治前途啊,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倘若名声不好,民意汹汹,别说当官了,就是名满天下,才高八斗,也得进监狱享受五鼎级桑拿待遇。

    生不能五鼎食,死了五鼎烹,还是很容易满足的。

    说直白点,人品太差的作者,连编辑都有顾虑,比如某些断更成癖的写手,名声太响,没个几十万字存稿,编辑都不让上传。

    现实生活中呢,朝廷大佬开会,都有回家先管好老婆再来管国家的小道流传,朝廷大佬名声有污点,尚有人不给面子,何况平民百姓。

    所以,贾琮一联想,立马就品味出来了,这招真真是毒辣到了极点。

    世人有云,与君子为伍,有君子之风,与小人为伍,便有小人之气。

    不管君子还是小人,都是不屑于与小人为伍,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他若是名声臭了,便是乞丐也能朝着他嬉笑奚落吐吐口水,以示其不屑傲然之意,围观群众还特么集体叫好。

    当然,贾琮要是作品硬,作品还是能流芳百世的,当然身后流芳百世也很好,但人岂有知足常乐的,贾琮自然想的是身前身后名利双收,当了皇帝还想成仙呢,何况他这种普通人。

    贾琮心念急转,心道,如果就这样被人算计,也显得他太无为了……

    脑海中思绪纷扰,就听着贾母敲着桌子,问道:“你动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怎么又和你二姐姐不好了?你二姐姐待你还不好,你还和她置气,不像话。”

    贾母这话一出,贾琮就笑了,笑道:“我才读了一个大道理,权归于上者,但愿贤子孙,子孙贤,则家道昌。权归于下者,不可听奴仆,奴仆执柄,则家道衰……”

    贾琮这话就差直说,听奴仆的家道衰败,子孙贤的家道昌盛,老太太你打算听谁的?

    贾母顿时若有所思起来,立时问道:“当时还有谁在?大奶奶和其他两位姑娘呢?”

    立刻有丫鬟出去询问,过了半会儿,才见得李纨进来道:“当时如何并没有人听见,就连二姑娘也不知道这事。平儿也去晚了,听说只是下人们几句口角,不知这婆子怎么又得罪了琮哥儿,琮哥儿要命人责打,平儿略劝了几句,琮哥儿本是孩子脾气,沉不住气,就说平儿官官相护,平儿原本是个周全性子,只是想着保重二姑娘,也不是存心的呢?”

    贾母听了,脸上顿时阴转晴,说道:“再是小孩子,也该沉稳些,咱们家素来积德行善,为的就是子孙阴德。你如今这聪明劲,既是天赐的,未尝没有咱们家素来仁厚待下的功德。人生得意之时,也需得平和宽仁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