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出国种田?



也难怪安东尼会这么想,只要吃过这种土豆,就知道自己国家的La Bonnotte土豆没有竞争力,差距有点明显。

    作为一名法国人,而且还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不可能没有尝过La Bonnotte土豆呀!

    而土豆,作为全球都流行的食材。

    无论什么国家,都有大量的消费者。这些人中,就不乏富裕的人,能消费得起这种昂贵的土豆。

    “这种土豆,能大规模推广种植吗?”赵金山关心这个问题。

    其实,在场的人都竖起耳朵,同样想知道答桉。

    他们很清楚,一旦这种土豆能大规模种植,绝对会淘汰掉一部分的其他品种土豆。

    而作为研究和培育出这品种土豆的人,也会得到非常可观的专利费。

    是的!农业同样有专利。

    事实上,农业方面的专利表现在多方面。

    比如肥料和饲料新配方、农药和兽药组合物、食品、饮料和调味品的加工技术、新的微生物菌种及产品、动植物育种的非生物学方法均可申请发明专利。

    再比如农机具和渔具的发明与改进,可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

    “可以,但产量和品质,那就不好保证了。”江宁说道。

    改良和培育这种土豆,花了江宁两年的时间。

    离开灵液,它依旧能保持该有的特征。不过,口感、产量等肯定会有差异。

    听到江宁的话,那些专家都高兴起来,心里想着,要把这种土豆引种回自己国家才行。尤其是岛国专家,表现得最为热衷。

    不过,江宁既然带他们来看,公开这种土豆,就不怕他们带回去。

    跟其他种子一样,这种土豆同样是不能留种的,产量等都会逐年下降。那么,以后他们还是要从中国买种。

    而后,他们带了一些回金洞村做检测、研究等。

    同时,还把该消息传了回去,让他们国家相关部门、或者公司的人来谈,尽快引种回去。谁也不甘落后,毕竟真的是好东西呀!

    动作最快的,无意就是川井次郎和乌拉卡了。

    不过,江宁告诉他们,这一季种得并不多,就暂不出口,等下一季,会扩大种植规模。

    而乌拉卡则是传达了他们国王的请求,希望能和江宁合资在他们沙漠国搞一个超级农场,主要由他们国家出资,江宁则是出技术。

    只是,他们得占股百分之五十以上,要控股。

    这一点,江宁能理解。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国家的粮食被控制。

    江宁早就有到国外发展农场的想法,如今契机已到。

    跟沙漠国合作,无意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有钱,而且还不怎么管事。

    在沙漠搞农场,说实话,成本是很高的。但沙漠国在乎吗?人家在乎的是,自己国家能不能产粮,粮食会不会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等。

    事实上,沙漠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发展农业的决心。

    大家也知道,农业的基础除了良田之外便是澹水,而干旱少雨的沙漠国欠缺的正是水源。尽管整个沙漠国的地下水存储量有五千多亿立方米,但由于地表没有江河和降雨补充,这些水资源基本是用一点就少一点。

    古时候的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所以除了经商和游牧之外,没有人会尝试在这片不毛之地种植粮食。

    然而,农业对于一个国家的诱惑实在太大,但凡有一丝可能发展农业的国家都不会将这个战略领域拱手让于他国。

    尽管数千年来沙漠国都不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但此时的他们却偏要逆天而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有钱!

    为了鼓励农业发展,沙漠国将大量土地无偿地分配给个人,并且承诺只要耕种人将土地开垦超过四分之一就能够获得该土地的永久所有权。

    除此之外,对于国内的粮食产品,沙漠国政府以高出市场价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全数收购,农民几乎稳赚不赔。

    因此,江宁根本不用担心种出来粮食卖不出去,或者说赚不到钱。

    “种地种到外国去?”

    江宁的外公外婆都感觉这很荒谬。

    人家是出国留学什么的,你出国种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