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重视本土物种-第2/2页



  他知道,转基因的作物在后世有很多的诟病,争议性极大。但现在国内粮食生产确实很需要高产量,以满足庞大的人口粮食需求。

  现阶段,国内对食品安全还不是很重视。比如转基因玉米、大豆什么的,谁会去关心它安不安全?只要能填饱肚子,那都好办。

  赵金山倒是有点担心:“据我所知,转基因是通过科技手段将某个,或几个基因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之后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培育出的具有新性状的生物。

  这么做,妥不妥当呀?”

  “有什么不妥当的?像美国的超级大豆,就是很好的例子。”高作农坚持自己的意见。

  在他看来,首先要保证产量。

  “他们的超级大豆,跟我们本土的野生大豆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我们的野生大豆立了大功,回去后,我们也得重视起来。”江宁忽然爆料。

  高作农等人齐齐一愣。

  人家的超级大豆,跟我们国内的野生大豆有什么关联?

  “怎么说?”

  江宁只好告诉他们,二十多年前,一场罕见的虫灾席卷美国,给当地大豆带来灭顶之灾。危急关头,美国科学家在中国野生大豆中,找到抗病基因,成功渡过了危机。

  他还知道一件事。

  到了200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组团到中国考察。临别前,我们国内送给对方一粒野生大豆种子。孟山都如获至宝,回去后,立刻用最尖端的技术,检测出高产和抗病基因。

  紧接着,孟山都通过转基因技术复制出这种大豆,并在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抢注了64项专利,连给它提供了研究基种的中国也得交专利费。

  1995年之前,中国手握全球90%以上的野生大豆豆种。

  所以,从现在开始,江宁觉得应该重视这件事了。

  “还有这种事?”高作农等人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这不是什么秘密,打听一下就知道了。”江宁耸了耸肩。

  一时间,在场的人都对自己国内的野生大豆来兴趣了。

  其实,不止是大豆,我们国内还有很多原生物种都很珍贵。

  比如奇异果,一百多年前,一位新西兰老师从中国湖北带走了一粒猕猴桃种子,他回国后把种子交给了当地园艺专家,培育出味道更好的黄心猕猴桃,也就是奇异果。

  二三十年后,奇异果不但统治全球1/3的市场,还返销中国,价格也比国产猕猴桃高10倍。

  “到了,大家多看、少说话。”江宁提醒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