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解泾县之围





    张善安进入唐营后,李大亮便命人摆酒设宴。

    见得桉桌上竟是使用大碗来饮酒,张善安不自觉咽口唾沫,有些发憷。

    席间架不住众多将领接二连三的对张善安敬酒,口中不乏溢美之词,直将张善安捧得晕头转向,一碗接一碗,很快就醉倒在地,不省人事。

    如此轻而易举的生擒张贼,众将兴奋不已。

    “使君,要不要杀了他,以祭奠黄州周总管?”当场便有将领面露狠色说道。

    李大亮摇摇头,“不可擅自处置,需交由圣人裁决,另外,他那些部下也需要安抚”。

    而后李大亮便率军前往张善安营寨,对他们说张善安已经归降,现在唐营歇息。

    张善安的旧部面面相觑,在确认张善安确实没死之后,只得纷纷归降。

    李大亮收编张善安旧部之后,便将其连夜送往长安。

    宣城,高冲命卢祖尚所部驻守宣州,便立即领兵前往猷州。

    “希望左难当撑住吧”,高冲心里祈祷。

    他并不清楚原本轨迹上左难当的事迹,在探知辅公祏亲率大军强攻泾县后。

    高冲心中担心泾县失守,一旦泾县失守,辅公祏便可从容布置沿江防线,那个时候想要渡江进击,就更加艰难了。

    与此同时,其他各部兵马亦是进展顺利。

    齐州总管李世勣渡过淮河,攻破寿阳城。

    徐州总管任瑰攻克扬子城,进取广陵城。

    而中军李孝恭所部突破江州,在枞阳大胜。

    唐军捷报频传,江淮的忠臣义士心中喜悦。

    这就使得僵持在泾县城下的辅公祏坐卧不安,心中对于左难当更是大恨。

    当即下令紧急收缩防线,命冯慧亮率军三万驻扎博望山,陈正通率军三万驻扎青林山,互成掎角之势,扼守大江,拱卫丹阳。

    李孝恭这时率军已来到舒州,命李世勣进驻硖石待命,双方隔江对峙。

    当高冲来到南陵城外时,陈当世已率军抢驻南陵城,这使得高冲极其被动。

    南陵城池虽是不大,但敌军超过三万,坚守不出的话,短时间内高冲还真是难以攻克。

    但高冲的思维何其活泛,他很清楚他的战略目的是什么,他现在最紧急的目的就是救援泾县,支援左难当。

    陈当世横在必经之地上的目的也是为了将高冲阻挡在泾县之外,使辅公祏放心攻打泾县。

    而且在寻常思维里,高冲也不可能绕过南陵直奔泾县,那样一来高冲极有可能腹背受敌,但这毕竟只是寻常思维。

    在南陵仅仅耽搁一日,高冲竟是下令绕行南陵,直奔泾县。

    这个命令让众将皆是大骇,纷纷劝谏。

    面对众将腹背受敌的担忧,高冲直言道:“此乃诱敌之计,一旦陈当世出城,则宣城方向亦将及时来援,届时腹背受敌的便不是我们,而是贼军”。

    “那陈当世若是谨慎,不敢出城呢?”

    “那岂不更好?如我们所愿,可解泾县之围”,高冲笑道:“更何况,陈当世不可能放任我们去攻打辅公祏后方的”。

    众将闻言立即大喜,依令而行。

    见这股唐军竟是视若无睹,直接绕过南陵,直奔泾县,陈当世惊怒不已。

    怒的原因是他感觉受到轻视,让他震惊的原因便是高冲竟是丝毫不担心他从背后追击。

    本以为是诱敌之计,陈当世加派斥候,细细打探迟迟不敢出城,但见唐军竟是一路直奔泾县,毫不拖泥带水,陈当世有点慌了。

    此时辅公祏正在勐攻泾县城,若是放任这股唐军过去,到时候腹背受敌的便是辅公祏了,陈当世忠心耿耿,可不敢使辅公祏犯险,立即下令出城追击。

    在叛军出城之后,城外隐蔽的唐军斥候便分做两队,一去泾县方向,一去宣城方向。

    终于,陈当世中计,高冲下令回军,给予迎头一击,正当双方战况僵持之时,宣城卢祖尚所部及时赶到,双方夹击,陈当世腹背受敌,战斗从午时持续到傍晚,叛军大败。

    陈当世凭借个人武力,仅率数千残军逃亡泾县,高冲一路追击。

    泾县城外的宋军大营,看着狼狈不堪的陈当世,辅公祏惊怒不已,“三万大军,短短三日你便只剩五千残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