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采蘑菇与商议(求收藏投资月票推荐)



 所谓躺平,不过是现今年轻人对当下世界的一种无声抵抗。回乡村老家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

 只不过,东西南北方农村差异巨大。

 有东南沿海城市的农村,那就是别墅群;有东北那热闹的农村,物产丰饶,物价又低;西北与西南,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

 唯有像莲溪村这种,横在千里山岭中的乡村,是为真正的山村。

 江明也想躺平,可到现在,发现莲溪村还不能让他很舒适的躺平,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前罢了。

 东山是千里山岭中的一部分,只是莲溪村的人们这样称呼它,地上多为枯枝腐叶,踩着嘎吱嘎吱响。

 前两天是下过雨的。

 在这样的山里,一下雨,就意味着那是菌子(蘑菇)的天下。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菌子都是能入口的,这也是需要经验老道的采蘑菇小能手方能鉴别。

 “兄弟们,今天我和明明上东山捡菌子啊,不过能不能捡到得看运气,因为雨是前几天下的,比较容易捡到菌子的地方应该都被人光顾过了。”江耕举着自拍杆,笑着道。

 他拍视频的初心很简单,就是分享一下生活,如果能有额外收入,那是再好不过。而今,视频号算是稍有起色,他也有了想正经把这个号做好的想法。

 怎么走?他不知道。

 但是他也会上网查一查,虽不能完全准确,总能避免一些弯路。

 也不是没有m机构找他,但他向来不信天上有免费的馅儿饼。

 唯有自己做,才最是安心。

 而今,有江明的加入,那也算是如虎添翼,至少素材多了,可看性强了,互动方式也比他一个人要多。

 “没错,所以我们呢,是要去稍稍偏一些的地方捡,为此,也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江明也对着镜头,扬了扬手中的拐杖,而后转过身,展示了一下背篓里的物品。除去吃喝的,还有一把柴刀特别显眼。

 “嚯,你果然带了啊!”江耕嚯了一声,“我也带了!不过我还多带了个多功能工兵铲,不知道有没有用。”

 江明呵了一声,“你就祈祷别用到就行。”

 “也是。”

 于是,两人便继续往上走。

 走到一条小路边,江耕把相机固定,拍下了两人走路的画面,而后又跑回来去了相机。

 江明则是没有停下,往前方探路去了,只不过,也是放慢了脚步,待得江耕过来,才对着镜头道,“这边是常有人走的地方,路两边的土里有被挖过菌子的痕迹,看起来我们还得往远处走走。”

 “是的。”江耕赞同,“应该是前几天下雨的时候村里婶子们来过一趟了,不过,我俩是带着任务来的。”

 “因为要招待客人,所以二伯喊我们搞点新鲜的菌子。”江明也解释了今天上山的原因,“到时候搞只小母鸡,铁锅一炖,美滋滋,哎……我好像看到了!”

 说着,江明眼神亮了一下,指着前方,脖子上挂着的相机便跟着转了镜头,“看到这个鼓起来的小土包没?”

 说着,蹲下,用手把土与草扒拉开,果真,便见到了一个刚冒出土层没多少的蘑菇,还未开伞,“见手青!这个能在这里,说明是沧海遗珠了,哈哈哈!”

 “本来我们以为这篇区域应该都没啥菌子的。”江耕也笑,而后拿镜头怼着这个蘑菇,江明则是直接那旁边随便一找的小枯枝,插进蘑菇土层更往下方的位置,再往上一抬,整个蘑菇便冒出了土。

 新鲜的带着泥土的野生菌。

 在镜头前展示一番,而后便从一旁找了张大树叶,包住后小心翼翼的放进了背篓内。

 “这是见手青,是牛肝菌的一种,用手指划它一下,划到的地方会变成靛蓝色,当然,在我们这儿,喊的更多的是红乔巴菌。”江耕则是解释了一下,而后两人起身,继续往前去。

 山中风景俱佳,林间大树甚高,不熟悉地形,便是容易迷路。

 当然,山路也并不好走。

 不过对于江耕以及江明来说,都不算难事儿。

 随着继续往前,找到的菌子也开始多了起来。

 江耕喜上眉梢,江明也是沉浸在采蘑菇的乐趣之中。

 上一世,江明做过很多职业,尝试过很多生活,可唯独……没有能与城市脱离。终日皆是忙忙碌碌,又只能忙碌。

 采蘑菇,原主的记忆中有,但江明自己尝试,还是第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