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刘巴其人



法正将那封公文珍而重之的收好,小心的放在了怀中。对他来说,这不止是升官发财,更是被知己明主认可的证明。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益州,我主公收定了,曹操来也没用,我说的。

    “涪水关虽坚,然我早有破城之策。杨怀、高沛二人,不过酒囊饭袋,不足为虑。只是黄权此人在益州颇有贤名,况且,他对我也算不错,正还请军师开恩,留他一命。”

    “黄公衡乃益州名士,就算孝直不说,我也不会轻易坏了他性命。只是究竟如何处置,还得等拿下他后,交由主公定夺。”

    法正闻言,不由松了口气,感激的朝陈谦拱了拱手。黄权旗帜鲜明的反对刘备,这在益州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倘若陈谦一心要杀他,自己还真不好劝解。

    该说不说,法正对于看重自己的人,向来是不错的。自己虽然是在陪着黄权演无间道,但黄权对自己确实是很好的,如果能留他一命,自己也能心安一些。

    “对了孝直,我想和你打听一个人,刘巴刘子初,此人孝直可曾听说过?”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很多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或许都听过。但其实,在这句话之后,还有一句“孝直子初,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孝直不必多说,而这子初,便是指刘巴刘子初了。此人能和法正并列,足见其才,但陈谦此刻问起他,却不是因为他的才华。

    说实话,刘巴的经历,其实很难让一个季汉粉对他心生好感。因为这货,是个彻头彻尾的“曹魏党”。

    刘巴本是荆州零陵烝阳人,名声远扬,刘表曾多次招揽于他,他却坚决不肯出仕。

    后来,曹操出兵荆州,许多荆州名士因为刘备的贤名相投,唯独他,一路北上投靠了曹操。

    曹操本来让他去招降荆南三郡,谁想他还没开始行动呢,曹老板就已经享受了一套赤壁套餐,逃回许昌了。

    刘巴见势不妙,本欲去找曹操,不想刘备果断出手,拿下了荆南四郡。这样一来,刘巴北上的路便被彻底堵住了。

    **来了,刘备听闻刘巴之事后,想要招降于他,可这货却直言只有曹操才是真正的雄主,他是绝不会投靠刘备的。

    甚至,为了这事儿他还主动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将所有投靠刘备的文武批判了个体无完肤,声称若自己日后不能效力于曹操,后半生便寄情山水,不再出仕。

    好一个铮铮铁骨的名士啊,此信一出,刘巴的名声大噪,连诸葛亮都写信追上逃往交州的刘巴,希望他能出仕。可人家宁愿逃往交州隐姓埋名,也不打算出仕。

    说实话,在陈谦看来,这货纯粹就是个慕强心态,曹强而刘弱,所以看不上刘备。当时那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白了就是做戏,替自己揽名声罢了。

    果然,这位宁愿日后隐居山林的刘大才,在交州待了一段时间后,便赶往了益州,在刘章麾下当起了官。并且,还在刘备入川时,大力反对。

    听着是不是血压飙升?更让人看不起的还在后面呢,这货苦劝刘章数次后,见劝不动,遂躲在家中称病。直到刘备打进成都,明令“各级将士,凡有伤子初及其家卷者,夷三族。”

    (估计一半是因为刘巴确实有才,一半也是老刘为了展露胸怀,给蜀中人士千金买马骨。)

    此令一出,刘巴立刻上门向刘备去请罪了。变脸之快,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门国粹是不是就是由他创造的。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有才无德到了极点之人。陈谦会问他,也只是想看看这货究竟有多大才华,能让诸葛亮亲自写信招揽。

    本来按照时间线来看,这货此时应该还在荆州才对。可据徐庶所说,早在刘表让荆州之前,他就离家游学去了。

    此次入蜀,陈谦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问法正而已。反正以如今己方的英才储备量来看,也不缺一个刘巴。

    “刘子初?不想令君也听说过此人。他现为刘章幕僚,最早和黄公衡一样,坚决反对主公之兵入川,只是后来却称病不出,算算时间,也有好几个月了。此人才华满腹,令君可是想招降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