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差点崩了
可是战略上没什么错,不代表就一定能胜利,田臧的作战计划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却被章邯直接怼死了。
就像是长平之战一样,赵括主动出击,从战略上来说,其实没有什么问题。
那时候秦国不遗余力来攻打赵国,国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拉到战场上,赵国难道会比秦国轻松吗?
家里的田地都荒芜了,没人种地,也就意味着明年没有粮食,这时候大家都只能吃往年储备的粮食。
可是秦国坐拥关中和巴蜀两个大粮仓,而且全国已经推行的牛耕,而赵国的土地质量和耕作效率都比不了秦国。
所以单纯的防守,是肯定耗不过秦国的,赵括主动出击被白起围困,结果没等到援军,突围的时候又被乱箭射杀,导致了长平之战大败。
历史上田臧的应对其实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战场上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
如今岳让面对的就是田臧,双方对于彼此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意外,在大军没有遭遇前,双方的斥候早就已经杀到一起了。
而且岳让并不知道田臧是谁,田臧更不会认识岳让这个无名之辈,于是也没有什么双方主将先碰面聊两句的戏码出现。
岳让让手下挥动帅旗,开始指挥军队作战,从渑池到荥阳这一百多里路,岳让已经将调令训练的差不多了。
十八个手下,分成十支队伍,两只骑兵队伍,八支步兵队伍,骑兵队每支五百人,步兵队伍每支一千人左右。
另外岳让自己独领一军,不过他自己的本部人数不多,也就两百人,作为拱卫帅旗的卫队,基本上不会轻易动。
十支队伍中,两队骑兵,分别列在大军的两侧,而中间则是八支方阵,每支方阵都配有不同的兵种,刀盾兵在前,弓弩手在后,长枪兵防备两翼。
岳让指挥着部队缓缓向前,田臧则是率领着自己的手下,直接朝着岳让的军队冲了过来。
双方还没有接战,两方的弓箭手先想着对方的军阵中,抛射出了箭矢。
不过这种抛射双方都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以虽然有伤亡,但是并不影响双方的冲锋。
等到两方人马不足五十步的时候,岳让挥动帅旗,命令部队开始冲锋。
而岳让的指挥基本上就到此为止了,能够将一万人马指挥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岳让的极限了。
双方一旦交上手了,以岳让现在的经验,是没办法判断出局势的,自然也就没办法根据局势对部队做出相应的调整。
同样,自己手下的军队,在与对方交上手之后,也很难再去执行岳让的军令了。
岳让能有这种操作,还是要得益于他在穿越前,玩的战争游戏,但是那种战争游戏,玩家都是上帝视角,是可以一眼看到全局的。
而在真正的战争中,主将也是人,只能站在普通人的视角看局势,即便可以事先搭建一个高台,看的比一般人远一些,上万人的战场也不可能做到一览无余。
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指挥上万人作战,甚至像军神韩信一样,做到多多益善的人屈指可数。
大部分人,最多也只能将千八百人做到如臂指使,其实岳让现在也就到这个水平。
所以当前方的八千步兵部队,和对方交上手之后,岳让率领着手下的两百多人,来到了其中一只骑兵部队旁边。
另一支骑兵部队,在岳让原先的亲兵队长的率领下,已经重进了一起军中,以他见龙境中期的实力,基本上就算是虎入羊群一般。
而且在开战之初,岳让已经交代好了,八支步兵方阵,由各自将领指挥,负责顶住对面的攻势,不求进攻,需要保证战线完整不崩溃就可以。
骑兵队伍,由他和另外那个见龙境中期的队长率领,就负责在外围游走,寻找对方的薄弱处穿插。
如果对方有见龙境的武将想要阻拦,不要与之缠斗,立刻离开,寻找下一个突破口。
双方从上午,一直杀到中午,起义军鸣金收兵,岳让也没有追击,第一时间下令鸣金收兵。
这一战双方可以说互有胜负,虽然说开战之初,岳让已经跟手下人说好了,步兵只负责维持战线不崩。
但是实际作战中,整条战线,既有自己一方被对方杀进来的,也有自己的人杀进对方的阵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