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农家乐-第2/3页
似乎感觉到父亲心境的变化,果儿搂住他的脖子,在耳边轻轻说道:“果果最喜欢粑粑了。”
“爸爸也最喜欢果果了!”一把抱起懂事的女儿,放到自己的肩膀之上。
“哇!哈哈……”果儿骑在自家父亲的肩膀上,一双小手高高举起,还时不时拍一下他的脑盖,大喊一声“驾”!
任由头上的小恶魔拍打着自己,秦墨笑道:“十一点,虽然还早,不过我们先去吃饭。吃饱就和果果去种菜、摘果子、抓鱼好不好?”
“好!驾!出发!”
不用特地去找,江中村到处都是农家乐饭店。秦墨不知道哪一家比较好吃,可是他有万能的法则——哪里人多去哪里。
找了一家人多的小店坐了下来,点了三个小菜,又为果儿擦拭着身上的汗。
小店的人很多,上菜速度却不慢,五分钟都没到,蚝油生菜、鱼头豆腐、葱花煎蛋就上齐。看着颜色鲜艳的菜式,闻着弥漫的饭香,连一向不太注重口腹之欲的秦墨也不禁食指大动。
江中村的农家乐食物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们所用的材料全部来自自然种植和养殖,绝不添加任何化学品。相对其他挂羊头卖狗肉的原生态农家乐,江中村里所有店铺都是实打实的原生态。因为整个村子都是江州市在城市大规划中的一环,一旦发现有人违反规定,逐出江中村是小事,只怕牢底都得坐穿。
大人、小孩,不到十分钟就把三大碟菜消灭个一干二净,连汤汁都被拌饭吃掉。
抽出腰间的冰红茶喝了一口,果儿打了个小小的嗝:“粑粑,果果还吃得下。”
秦墨一拍她鼓鼓的小肚子,笑骂道:“再吃肚子就要爆掉了!”
付过饭钱,秦墨带着果儿在村里头四处闲逛,一来是饭后走动,二来看看哪家农庄的人更多。
很快,秦墨就选定了其中一家农庄。
说来也巧,他们绕了一个圈,选定的农庄和吃饭的地方居然是相同的。偌大的招牌上写着:采摘乐、结灶烧烤、放风筝、捞鱼、钓龙虾等十几个项目。最吸引秦墨的是在农庄种下的菜,可以特别署名,通过快递方式直接寄到游客的家里,保证新鲜。当然,要另外交费。
刚进农庄,就有个十来岁小男孩给秦墨和果儿递过老式的农作工具。像这个小男孩一样的孩子在江中村到处可见,他们不是非法童工,而是趁着闲余时间留在家里帮忙而已。
一到菜地,果儿就拿着手里的小铁揪一通乱挖,挖出的土溅了秦墨一身。
轻轻敲了一下她的小脑壳,秦墨又把土重新填好:“跟着爸爸这样做。看!”
秦墨将小铁揪往土里倾斜插下,轻轻一掘,一个小小的土坑就出现了。放进白萝卜种子、埋土、浇水,完成!
“哈!”秦墨突然发现自己的示范是白费力气,果儿根本没有看他,只兴奋地刨着土,一揪又一揪地掀到他身上。
秦墨哭笑不得,只好跟在女儿的后面,把她乱洒的种子又重新埋好。
一整个下午,两人种了菜,摘了蔬果,喂了猪牛羊,钓了龙虾,还捞了鱼。拿着诸多食材去到烧烤地的时候,他的白衬衫已经染了满身斑点,手里还牵着浑身湿漉的果儿。这是刚刚捞鱼的时候,她直接冲到池塘里的后果。
当时还把农庄里看守池塘的两个老人吓了一大跳,当看到小小的萝莉在池塘里像鱼一样游的时候,心惊胆颤的农庄老人才松了一口气,用一个大大的捞网把她捞了上来。为此,一旁乐呵呵的秦墨还被坦率的农庄老人斥责了一顿,怪他不把小孩的安全当回事。
在中东的时候,结灶几乎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秦墨做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没两三分钟就用泥块结好了一个灶,并点起了火。把旁边那些结了半个小时灶的都市男女看得两眼发光,连熟手的农庄夫妇也大感惊讶。
“快过来!自己拿着湿衣服烘干。”给果儿换上了预备的衣服,秦墨佯怒地命令着女儿。
果儿咧着小嘴,举着自己的衣服站在小灶前烘着。
秦墨在灶上方放了一张清洗过的烧烤网,将下午在农庄里得来的鱼蟹、龙虾、肉块、蔬菜清洗干净,切片、切片后全部铺到烧烤网上,添上佐料,一时喷香四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