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再选店址
舅舅的新店开始装修。
康源店这边,姨夫继续跟随杨友云学习,自从厨艺展示后,杨友云就正式认下了这个学生。
是学生,不是徒弟。
杨友云依旧坚持着他的理念,坚决不搞师徒那一套,而是以老师和学生的身份相处。
其实许平安很想说,根本没有必要弄的这么麻烦,师徒也好,师生也罢,只是换个说法而已。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师徒那一套已经迅速从绝大多数行业中消失不见,就算嘴上称师徒的,最多也只有个师生之谊。
指望还像古代师徒关系那样,师父为徒弟提供各种资源为未来铺路,徒弟反过来为师父养老送终,双方跟亲生父子似的,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当然不排除这种情况偶尔还能见到,但那也只是处于个人感情,而不是普遍现象。
但杨友云在这方面特别坚持,许平安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得到了杨友云的认可,姨夫开始接触各种厨艺高级技法,以及一些上档次上难度的菜式,和之前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难度直线上升。
许平安抽空和姨夫聊了聊,得知了姨夫近期的感受,就是非常紧迫。
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工作和学习,每一份心思都用在了如何掌握更多厨艺之上,整个人感觉超级充实,充实到连出去抽根烟的功夫都没有。当然成果也是喜人的,姨夫的厨艺在短时间内进步明显,按照杨友云的说法,他已经基本上具备支撑一家小菜馆的能力了。当然这不是说姨夫就可以出师了,他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只是最近进步比较大,连杨友云都比较认可罢了。
张雪梅开始为计划中的饭店做准备。
他们计划开一家中等规模的饭店,以炒菜为主营业务,是专门给杨友云提供的舞台,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这个事情她也和杨友云透了底,杨友云明面上没啥表示,但应该是高兴和期待的,最近一个劲的给姨夫加速灌输各种厨艺技巧,应该也是在为此做铺垫。
饭店选个好地址并不容易。
首先要看地段,中等规模的饭店,就和面馆串店这些不太一样了,面馆和串店基本上是个人就可能会进去吃,东西好是最重要的,地段次之,环境和服务最不重要。而中等规模的饭店或酒店,地段的重要性就提上来了,和菜品的重要性持平。
地段好,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顾客,这里面要考虑到周围是否繁华,交通是否便利,租金是否恰当等等,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而如果是大型酒店的话,地段的重要性甚至还在菜品品质之上,包括环境和装修的重要性也会超过菜品品质。
这么说吧,酒店的规模越大,需要考虑的东西就越多,而且每一条都很重要,算得上是缺一不可的程度了。
目前家里有五个备选项,一家人商量了好几天,都没能那定主意。
其中最好的,就是在市政府对面。
阳光国际外围有一间建筑面积七百平左右的商铺,分上中下三层,三层面积很小,只有下面两层单层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倒是可以用来当厨房。
下面两层楼,一楼可以做大堂,二楼可以做包间,无论地段还是面积还是户型结构都是上上之选。
注意,这里是最好的,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因为这里的房租实在是太高,一个月光房租就要七千,一年房租就八万多,虽然许平安他们都跟相信自家饭店的盈利能力,但光是房租就这么高,其他成本还没计算呢。如果真的在这里开店,不说别的,多出来的成本转嫁到每一道菜之上,饭菜的价格又得订多少呢?
便宜了赚不了钱,或者说赚得太少,那就没啥意思了。
开这么一家店操的心远非一般小店能比,赚的钱如果不能是小店的几倍,那还不如不开。
可如果把菜价定高了,利润倒是有了,那客人们为什么不去几百米外的西云宾馆呢?
所以这个地方很好,但只能往后放。
第二个备选店址在云和桥桥口,就是从纸盒厂家属院一直往里走,来到另一条大路上,然后一直沿着大路往东走,过桥前有一处新建的高层小区,这间商铺就在小区外围,距离和爷爷买三只小猫的猫狗市不远。目前小区还没有完工,但周围的商铺租的租卖的卖,已经几乎都有了主儿。张雪梅说的这个门面,原本的租客连订金都交了,也不知道为啥突然不租了。这个商铺属于地产公司,并没有对外销售,既然上一任不租了,那他们直接就把商铺放到了待租的列表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