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区和昆仑考证(4)



唐人富贵家所需黑奴颇多,未必皆来自非洲,或为印度与南洋土著,乃真黑种。再者印

度、锡兰岛东之科伦白姆(见前)音近昆仑,印人谓为地堂之所在,则更足称为昆仑矣。唐

人遂以南洋、印度间所买“骨论”、“掘仑”之黑人,名之曰“昆仑奴”。如此,则“古

实”、“昆仑层期国”,皆可不论。盖谓奴来自非洲,究竟太远。

综上之考证,中国西部山之可以名为昆仑者,共十余处,而无一可确认为《山海经》、

《淮南子》所言之昆仑焉。顾实先生地理知识亦极洽博矣。在其《穆传讲疏》中,用种种科

学方法,将昆仑之四至八到,全数划清,只能测出一座昆仑之丘而已。其主山则似隐指阿勒

腾塔岭,然又未敢明言。此虽顾先生之取巧乎?此神秘之仙山,其实亦难于坐实也!近代学

者谓昆仑为混沌,为囫囵,然哉!然哉!至海外昆仑不过音近而讹而已。然中国人未尝不误

认其与西北昆仑有联带关系,不然,翻译地理之名,并非儿戏之事,何将古龙,掘伦,骨仑

一概译以昆仑二字耶?如普罗康多儿岛之原音,与昆仑固风马牛不相及,乃亦必讹之为昆仑

二字,而后始快于心。幸蕞尔小岛,一览可尽,无能傅会以幻想,不然,几何不谓仙人不死

药即可求之是中哉?又马黎诺里所闻印度、锡兰岛东之科伦白姆谓为地堂之所在,其音宛与

昆仑相近。汉时,交趾乃我国土,三国时受孙吴保护。孙权数遣使往海外求所谓夷州鞍州

者。曾命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觅之。以所在绝远,卒不可至,但得夷州人数千

还。卫温与诸葛直等,皆以违诏无功,下狱诛死。其后又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将康泰通海

外诸国。事见《三国志·吴志》卷二,《梁书》卷五十四《海南诸国传》。孙权之远规夷州

及朱崖,乃出于扩充土地,增益人口之政治企图,然权晚年亦颇好神仙丹药之事,楼船浮

海,其副作用当亦为求仙耳。秦皇、汉武屡次为大规模之求仙运动,不意三国时尚有如此之

一尾声焉。

吾不知孙权所求者果为此音近昆仑之科伦白姆耶?抑其他之仙山耶?观于郦道元“东海

方丈,亦有昆仑之称”,则三国、六朝之际,南洋、印度间必有一昆仑,人于中国人之耳鼓

可知也。此等仙山,本属想象,何从寻觅?秦皇、汉武为此已不知酿几许悲剧,卫温、诸葛

直亦以此诛死,不亦冤哉!又如前文所述,近代外国学者研究昆仑奴问题者,亦往往从中国

西部之昆仑着想,有谓昆仑奴为西域昆仑山之居民者,有谓南洋、非洲之黑人皆中国西北高

原之Korm民族移殖者。昆仑二字,迷尽中国帝王,今又开始蛊惑外国学者,其威力亦诚

惊人矣。余谓昆仑为世界大谜,岂过言乎?

四何者为神话昆仑?何者为实际昆仑?(A)神话的昆仑

(一)昆仑神话之来源原人初能运用思考能力时,幻想至为丰富。彼仰视天空,见其广

大无垠,高不可攀,以为必有一种超越吾人之种类,居于其间,名曰神明,或曰精灵。其能

力至为伟大,且又青春永驻,长生不死。顾其形体及其感情意志,则亦同乎吾人。人类之宗

教心理,固要求神之与人相通,故有人神同形说,天人交感说,转劫说之发生;原人思想简

单,则又想象天神必常居地面,以便与凡人接触,是以建立庙宇及神坛,以为神明税驾之

所。然神固不能长溷凡尘,则又想像崇高之山岭,为神地面之栖止处。我国有惩仙二字,仙

字,从山从人,像人在山上。见《说文》。《韵会》:

“仙,轻举也:从人在山上。”《玉篇》:“仙,轻举貌,人在山上也。”至惩字,从

人迁声,《诗·小雅·宾之初筵》:“屡舞惩惩。”《庄子·有宥》:“惩惩乎归矣。”成

玄英曰轻举貌,实与神仙之仙无涉。后人以其同音以代仙字。《说文》轻举之义,当由惩字

来。实则仙字之义,非轻举所能括,以人在山上为主。仙字之产生或在战国时代,域外文化

大入之时。后世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之说,以海内之名山,为神仙之洞府,尚系人在山上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