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要圣旨?王承恩,给他写一张”



    17

    但礼部众臣人想要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认为卢象升万万不可谥文正,仿佛如此,就要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礼部众臣,办实事的本事一概欠奉,但讲到这种空对空的务虚话题时,哪叫一个流畅。

    倘若让历代大明天子活过来,选择最想带谁一块儿去西天。

    礼部首当其冲,其次御史台,再次翰林院。

    这三个地方堪称清流大本营,清流本身就眼高于顶。

    更要命的是,这三个衙门都是出了名的穷。

    清流入清水衙门,听起来是极好的。

    可京城居大不易,再说十年寒窗苦,为的就是吃糠咽菜么?

    而清流要想搞钱也方便,只要把名气做大了,就自然有商人和其它势力投效,名气越大钱就多,而且这钱还不烫手。

    名气是怎么来的呢?

    那就把有钦定之权的的天子有事没事拉出来批判一番,弄个大新闻!

    崇祯之前的明朝皇帝号称残暴,但真动刀杀大臣的却也不多,时间一长,清流们对这个套路无比熟悉,批判皇帝-做大名声-等人送钱同流合污。

    ……

    今天,科道清流们又点蠢蠢欲动的意思了。

    “陛下,臣以为不妥。”说话的是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文正之谥,乃文臣至极也,也是国之名器,不可轻许。卢尚书勇武节烈,臣也是佩服的,臣以为可以谥个文忠,或者忠襄。”

    “时光亨?”天子淡淡道

    “臣在……”

    “李闯先锋已经到了张家口,不日便将兵临城下,现下京城军心涣散,急需监军一名……”

    光时亨觉得情况不妙,刚要张口。

    “之前监军,用得都是太监,这确实不好。这番,便让你这个兵科给事中去吧……你在兵科那么久了,也算文武双全”

    光时亨是魏藻德手下大将,并且屡立战功,不但冲杀在党争第一线。

    而且在换东家一事上也多有功劳,二月二十八日东阁奏对,詹事府右庶子李明睿力主迁都南京,陈演、魏藻德当然不愿意,但他二人又不好强出头,便是光时亨跳出来激烈反对。

    而崇祯好刚而尚气的性格经不住撩拨,直接放出国君死社稷的豪言。

    万般无奈之下李明睿退而求其次,建议让太子去南京,算是给大明铺条后路。

    老实说,这个提议崇祯倒是颇为心动,方岳贡,范景文等觉得也不错。

    不料光时亨阴测测的来了一句“不见唐肃宗灵武故事乎”,分明指责李明睿有拥立太子登基逼退朱由检的心思。

    这话太过诛心,一句能顶一万句,之后就再也没人敢提迁都和太子南狩的事情了。

    算起来是替陈演、魏藻德立下汗马功劳,只要崇祯在北京,他们换东家时的筹码就丰厚多了。

    可眼下新东家还没来,自己麾下大将先要糟糕,魏藻德必须有所动作。

    可他也不敢直接反对。

    眼下朝堂里谁不怕这位?

    以前触怒天子无非是被廷杖打屁股,要是和太监关系好,混个着实打,无非是歇息几天的事情。

    今天……

    咳咳,陈阁老还没入土为安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