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章 正旦大典(2)



    重又回到中厅,桌子上已经摆放好了一些吃食。沈兮瑶让芝儿自己去找伍氏。

    她则走到周氏身旁,低声道:“婶娘,今天是正旦,要不把沈兴林他们也叫来?”

    “瑶儿你也这样想?”

    周氏闻言,定定的看着沈兮瑶,眼中透着一股欣慰的目光。

    “今日本就是团圆之日,他们离家在外。把他们叫来也无妨,祖父若是问起就说是我说的。”

    “那好,顺便把董先生也叫来,一起热闹热闹。”

    “嫂嫂,董先生就不必去请了。他今日不在府上,去中正府和好友相聚去了。”

    一旁的沈灵儿听到二人所说接话道。

    紫宸殿内,常迶又拿起第三封圣旨。

    “承天应势,皇帝制曰:士不以为易,不应误其才,致其蹉跎。且朝中乏才,故设从八品校书郎,纳中正府以充之。”

    大殿上年轻一些的官员,全都激动的握紧了双拳。

    杨恪一道圣旨,把现在还在住在中正府中,准备在三月参加考评的所有人,全部封为八品的校书郎。不用考核就成为了一名官员。

    再继续听这道圣旨,很多大臣都开始酸了。

    这些校书郎将来的工作是负责管理皇家藏书,并将这些书籍详细的校对整理出来。

    这就让校书郎这个官职品级是不高,但是福利太好了。

    在大魏境内谁家的藏书能比皇室的多。

    校对整理皇家的藏书,不仅能博览群书,还有机会偷偷记录一些带出来。

    这样的机会不要说是大魏,就是整个天下也再没有了。

    别看南楚几家的藏书是大魏的数倍,可那些书是为那些世家子弟准备的。依附于这几大世家的读书人,想要借几本出来可能不算困难,但若是想随意的阅读,那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

    这个消息要是传开,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得嫉妒的不要不要的。

    站在殿外的好几名品级较低的年轻官员,互相对视一眼,就生出了同样的打算:先辞官,再重回中正府,最后成为一名校书郎。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能读书真的是视为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

    圣旨还没完,常迶还在继续宣读。而接下来的内容可要比五地减免人头税来的更加震撼。

    皇家藏书校对完毕后,大魏将迁移部分洛京西城的百姓到幽、齐、汴、庐、长安五州,与五州的原住民享受同样的待遇。

    而在洛京西城空出来的地方,将建立一座大魏皇家图书馆。所有皇室藏书都将存放在图书馆中,供世人借阅。

    所有的文官全都起身跪在地上大礼参拜,只留武将和皇室勋贵们一脸懵逼的坐着。

    “陛下仁慈之心光耀千秋,此举定将名垂青史。”

    杨恪表面上微微一笑。

    “众卿平身。”

    等众人起身之际,杨恪撇撇嘴暗中吐槽。这些人还真是世故,刚刚依次进拜的时候,也没有行过如此大礼。

    常迶宣读完第三道旨意,微微喘了几口气。抑扬顿挫的连读三道圣旨,这也是个体力活,没点儿力气的,还真撑不下来。

    然后常迶又拿起第四道圣旨。

    冀北侯府中,沈兴林、谢之谊、程泽、马钰武四人结伴一起走进中厅,略带尴尬地的向周氏和沈灵儿行礼问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