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章 福王进京



    “还有,你对于和亲这种手段怎么看?”

    穆建明面色不自然起来。

    前几天,杨恪可是言之凿凿不会同意南楚联姻的,现在又询问自己的意见。

    可随即穆建明注意到,杨恪说的是和亲手段。

    整理了下思路,穆建明才说道:“和亲嘛,国力强盛的国家用不着和亲,周围弱小的国家会上赶着把女子送来。可就算这样,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送去的那些女子下场也可想而知。这种把一国的安危系于一个女人身上的做法,陛下用不着我多说什么吧。”

    “可若是实力不济,适当的低头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适当的低头换来的是更多的折辱!”

    穆建明认真的回答道,想了想前世的历史,又说道:“我那位师傅曾说过,一国如能做到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算是国灭,也会被无数后人赞其铮铮铁骨。”

    杨恪沉默了。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良久才挥了挥手。

    穆建明识趣的行礼后,退出御书房。

    离开皇宫,穆建明把沈兮瑶的马扔在宫门口,自己溜达着朝着研究院的方向而去。

    走进研究院,凡是见到穆建明的人,无不关心的纷纷问候。

    没办法!不管是沈兮瑶还是他穆建明,被关了三天,并不知道外边的情况。

    现在的茶楼酒肆中,“沈常侍鸿宾馆痛殴南楚使”,都成了一出话本,被说书先生生动形象反复讲说,个个都宛如亲眼所见一般。研究院中的众人哪还有不知道的。

    穆建明一一回应着众人的问候,然后走到连廊下一排黑板前,看着上面的悬赏。

    这也是穆建明让人设立的。

    当初他简单粗暴的把研究院分成了机械加工、金属冶炼,技术研究,印刷术等数个研究小组,并且也都对这些小组做了些指点。

    可是理论归理论,实践是实践。

    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难题。有些问题,各自小组通过讨论研究,能自己解决。可有些问题就没办法处理了。毕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穆建明便让人设立了这些黑板,把遇到的难题写在黑板上,并给出悬赏。

    其他研究小组的人如果能解决这些难题,设置悬赏的小组就要从自己的经费中,支付悬赏的金额。

    当然,如果最后一直没能解决,为了不影响进度以及研究小组内众人的心气儿,穆建明就会出手。不过,他可赚不走一文铜钱。

    对于这项制度,研究院上下都很欢迎。各研究小组能完成穆建明留下的任务,拿走悬赏的人也能小赚一笔。

    拿起一旁的粉笔。

    对,没错!研究院中早就不用石灰块了。包括粉笔,铅笔,都是穆建明命人在第一时间完成的小物件。别看都是些小东西,研究院众人对这些无不喜欢。

    这可比原来的那些墨笔,毛笔的用的趁手多了。

    穆建明解答了几个设置已久的问题,拍拍手回了自己的公厅。

    当沈兮瑶看完穆建明留下的消息后,眉眼弯弯,翘起的一只脚还一颠一颠的,甚是高兴。

    之前一直被那个家伙指使着做这做那。甚至自作主张的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与其虚与委蛇。

    现在好了,终于找到一个能反制他的办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