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在青楼,飘到失联



br />

    “有你这个师弟,师兄我上辈子多少也是个杀猪的!真是作孽了,老子做道士就是为了活的轻松一些。”

    “现在倒好了,天天刀口舔血!*********(省略八百字电报小作文)”

    马车一骑绝尘,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秦墨嘴角噙着笑,看着张春明乘坐是马车疾驰而去。钦天监正畏言逃走,荧惑守心星象即将降世。各地的造反大军将如烟般撅起,地方积压的矛盾都将爆发出来。

    土地,土地!没有土地,不能吃饭。

    为了吃饭,北上!

    那些不成气候的造反军很快就会被朝廷镇压,但同样会给太监刘瑾压力。世道一旦乱起来,秦墨倒是想看看小皇帝还能不能稳坐后宫。

    河北道的刘六刘七两兄弟此时还是一群打家劫舍的马贼,秦墨也知道,那群在京城路上劫掠姜家商队的就是刘六刘七的队伍。

    普通的马贼并不会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或许是得到了某些力量的帮助。秦墨思量着,看看荧惑守心能不能把这群祸害人的东西给引出来。

    造反军每个朝代都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实在太具有扇动力了。

    但在正德年间,造反程度之深,影响之广泛,危害之巨大。可以说,放在明朝各个时期都是前所未见的,也是极其荒诞的。

    刘六刘七起义席卷了半个大明朝,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捡。先是打下河北道,再入山东,辗转各道。

    而在大明外的漠北,阴山之外,鞑靼的军队厉兵秣马。秦墨带着王氏三百子弟在漠北的老巢里搅了来回,怎能让他们不恨。

    达延汗失去了黄金血脉,他的儿子,未来的济农死了。死在了秦墨的手里,这是血仇,必定要以血来偿还。

    而大明朝在鞑靼退兵之后有吸取教训加固城墙,花钱备战吗?

    并没有,就连大同的兵马也是秦墨想办法。花了五年的时间,用了不知道多少手段,甚至利用了刘瑾才得以肃清大同军中风气。

    但这也仅仅是大同的兵马,其余八个藩镇仍就是该吃空饷吃空饷,该养老养老。全然不顾家国安全,武将一心想着给刘瑾送礼。

    就算是现在秦墨节制大同,但实际上,他没办法直接掌控军权。所以秦墨不得不换个手段,在军中提拔了众多王氏子弟与麻氏、李氏的部曲。

    可即便如此,秦墨还是无法大规模的生产火器。他需要培养一个信仰,让部下死心塌地追随的信仰,才放心将火器交给他们。

    乱世将倾,独木难支的道理,秦墨还是懂的。只顾一方安隅,而不去看天下的局势,最终只能被吞噬殆尽。

    在大同,秦墨已经有了盘踞的基础。对外,谢迁承了他的人情,京中他也有人马。在太原,山西,南直隶,都有他的生意。

    那枚印章暂且不知有和作用,但起码知道和那些世家有关系。张春明知道的不多,与之唯一的瓜葛就是救起了张小棉。

    秦墨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他暂时不太需要和这些世家大族扯上关系。领兵扩势,最重要的是忠诚而不是数量。

    荧惑守心,想要让小皇帝感到寝食难安,就必须要有一个有足够分量的人告诉小皇帝。可现在朝廷上下都是刘瑾的人,就算有不怕死的能力也不行。

    别说在皇帝面前进谏了,就算是能见到皇帝也算是顶天的牛人了。狠人倒是也有,三边总督杨一清算一个。

    是继王越秦肱之后又一位能打仗治人的文臣,最后刘瑾也是死在了他的手里,时人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有姚崇之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