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乱中取静观古画-第2/2页
图书室属于传统的圣贤教化的领地,岂容这些家伙亵渎。
重重的关上门后,喧闹的声音也被隔绝在外,看着满屋子的图书,真的十分的吃惊,当初这幢旧房除了家具空无一物。
而现在各色图书堆满了6-7个书柜,房间收拾的一尘不染,一下子就有了文化氛围。
而空闲的墙壁上还悬挂着几幅中国画,在满房间西式家具和英文书籍的房间里,悬挂着几幅纸质发黄,色彩昏暗的中国画是什么鬼。
不知道是谁的主意,画纸被从立轴上裁下,装帧在玻璃相框中,作为装饰画静静的悬挂在墙上,根本不在乎原画装帧的重要性。
当林海涛意识到点什么的时候,他快步走到一幅画前,仔细查看着画面的细节。
这是一幅5尺幅大约14平尺的中堂大画,一幅经典的中国山水画。
画面中溪水蜿蜒曲折潺潺流动,群山拔地而起十分奇骏,苍苍茫茫的山水间,几人行于归途。
渔人踏舟撒网捕鱼,渔歌唱晚,山路上樵夫负薪前行。
构图严谨,用笔慎重,画中融合两宋院体的精华技法,-卷云皴加上斧劈皴,让山势看上去雄伟霸气又不乏灵秀生动。
山下小桥流水,山间村落书斋,在强调疏密对比的同时,保证画面的空间在视觉上的幽深感,既有挥洒自如的运笔,又有重视形式感的细节,只能赞叹一个好字。
整张画面只有提款“朱端”二字和钤印“克正”,下面是5枚收藏章,“王元美印”、“有明王氏图书之印”、“王世贞印”、“弇州山叟”、“十发鉴古”。
说明此画曾经被王世贞和程十发收藏过,传承有序,这应该是那幅《峙峰萧野图》的真迹。
朱端是明朝画家,出生在一个微寒的家庭,自小家中以捕鱼为生。
他天赋异禀,对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在书法和绘画两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受到明武宗朱厚照的青睐和重用。
没想到在美国能见到他的作品,别管真假,林海涛生出了占有的**。
移步下一幅,这是一幅4尺立轴金笺山水,远山中水近树古亭,感觉比朱端的那幅略有不足。
落款“庚辰二月似云峰先生正之杨文骢”,钤一阴一阳双印,阴印为“杨文骢印”,阳印“龙友”。
杨文骢字龙友,贵州人,也是明代画家,明末崇祯帝吊死煤山后,在南明小王朝升任浙闽总督。
率众抗击清军战败被俘,宁死不降,与家人30余口被斩杀,表现出了古代文人的气节。
林海涛站在画前发怀古之幽思,想到现在国家依然山河破碎,未能一统,一股激情在胸中澎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