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没有0年的王朝,只有0年的士族-第2/3页



“刘虞”

阎川眉头一挑。

王越恭敬道:“弘农王通过吏考,正式接管了宗正府,此人从幽州调回后一直在宗正府内修编宗室族谱!”

“孤知道!”

阎川眸子冷冽无比,淡漠道:“传讯公孙瓒,孤不想知道乌桓,鲜卑有什么困难,只想看到他们死了多少人,大汉在孤的治下,外族只有亡族一条路,没有第二个选择!”

“喏!”

王越恭敬道。

阎川合起密报,沉声道:“你去兵部跑一趟,让第二,第四军团发往河南尹,记住只扎营,不对外用兵,不论曹操怎么扩张,都不许趁虚而入!”

“喏!”

王越躬身退出书房。

阎川抬起茶杯,沉声道:“典韦,你去一趟内史省,让志才明日随军前往前线!”

“喏!”

书房外,典韦应喝一声。

翌日

北凉两大军团增兵前线,让近在南阳的刘备松了口气。

刘表让他驻兵南阳,他岂能不知是被人当了刀枪,用来直面北凉。

五月中旬,镇守重合的高览粮草耗尽,率军降于曹操,不过二十日,南皮的张郃也率兵投降。

整个渤海只剩高城一座孤城,而此时辛评与郭图皆未请来援军。

荆州,襄阳一带,隆中,山清水秀之地。

一座屋舍前,汇聚了荆襄少年名士。

“孔明!”

徐庶抿了口山茶,感叹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在阎川统筹之下,却如此短暂的结束了一场令众人哀苦的乱世,你难道不想前往长安求学吗”

年仅十四岁的诸葛亮摇了摇头,沉声道:“不去!”

“为何”

徐庶好奇道:“庞士元已经做了西征军的统帅,你与他也不过是相差两岁罢了!”

诸葛亮自信道:“北凉王得大势,眼看他左右有无数文武辅佐,可是谁又能留名青史,我有管仲,乐毅之才,可助明主一统天下,匡扶汉室,现在还未出现明主,若是出得隆中,恐怕此生也碌碌而为!”

“曹操可算明主”

石广元眉头一扬道:“他虽丢两郡,但还是拿下了冀州,而今阎川备战冀州,你若是辅佐曹操,可能胜?”

“不能!”

诸葛亮摇了摇头,淡漠道:“曹操随有雄才,可是他的雄心已经被阎川击溃了,不然当初不会拱手让出两州,阎川屯兵而未动,显然是在等曹操壮大,他们之间必然有一人服输而不死!”

崔州平问道:“公孙瓒如何,白马将军之名威加海内!”

“他”

诸葛亮淡笑道:“你也说了他是白马将军!”

徐庶眉头紧皱道:“孔明,你以少年之身,学究天人,难道真的不想出仕去历练吗”

“不去!”

诸葛亮驳斥道:“元直,天下已经明朗了,等阎川一统北地,南地也会发生动乱,那时将会有雄主出世,你在等一等吧!”

徐庶怅然道:“你还年幼,我等不住了,听闻在南阳驻兵的刘备贤名满天下,一生致力于迎回天子,重塑朝纲,我想去宛城看一看!”

诸葛亮失望道:“可惜,叔父在刘表麾下任职,不然也随你去南阳见一见这位刘皇叔!”

“你也看好他吗?”

徐庶眸子骤然一亮道。

诸葛亮眼中没有丝毫波动,坦然道:“并不是看好他,只是觉得他像极了一个人,所以想要看看刘玄德能否如那人一般,在后半生成就一番伟业!”

“谁!”

徐庶问道。

诸葛亮嘴角抿出一抹笑意,道:“汉太祖刘邦,其实我更想看看被叔父,庞德公,黄彦成他们赞叹的颍川士子有多么才能斐然,竟然为阎川撑起半个天下!”

“袁本初”

崔州平忍不住问道。

徐庶瞳孔一缩,沉声道:“此人已经是必死之局,曹操想要拿下青州,渤海与阎川一战,公孙瓒将所有兵力抽调边关,孔文举此人不过是卖弄文采之辈,鼎立之势已破五,他没有活路了!”

崔州平怅然道:“天下纷乱,阎川治下士子七十万,我等难有出头之日,还是闲云野鹤来的好!”

“诸位!”

徐庶起身对着众人一礼,决然道:“明日我会前往宛城,若是刘玄德是明君,可能就要入仕了,今日一别,再会之时是敌是友难料!”

“保重!”

石广元,崔州平等人作揖道。

诸葛亮将一杯茶推在徐庶面前,沉声道:“刘备或许是明主,但是天下大势已然明朗,一统天下非盖世雄主,千古难见的文武相辅,你自己好生保重!”

“多谢!”徐庶看了眼茶水,转身离开茅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