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墙内的天子-第2/3页



是夜.

国子监。

卢植给皇甫嵩,朱儁,张温三人摆上一餐火锅.

“这是何物”皇甫嵩看着滚烫的火锅问道.

卢植摇了摇头,淡笑道:“火锅,涮着吃,你们应该学会享受生活,南征北战这么多年,老了就应该做老人家该做的事情!”

“额!”皇甫嵩微微一怔.

张温面色复杂道:“子干,你这是在劝我们激流勇退吗”

“是!”卢植将一盘羊肉倾倒在锅中,沉声道:“阎川掌权,他可不是何进,更不是董卓,北凉律,北凉府衙建制,内政体系,军队体系都在改革,我们跟不上时代了!”

“咕咚!”朱儁抿了口葡萄酒,感受着口腔内的酸涩,苦笑道:“你的意思,朝廷的规制怕是要大改,什么三公九卿全部会被罢免,而充入朝堂的便是他的六曹,国子监”

卢植颔首道:“当然,只是我的猜测,不过与其在朝堂无所事事,你们还不如和我一起来国子监!”

“哦”皇甫嵩惊讶道.卢植捋了捋胡子,笑道:“国子监建设了多门学科,法学,史学,儒学,数算等等..,现在我准备开一门兵学,总集天下兵法,专门教授可以领兵打仗的统帅!”

张温一脸懵逼道:“这事,需要阎川同意吧!”

“上禀就行!”卢植架起一片涮羊肉,随意道:“你们也吃,国子监不受六曹限制,只对北凉府负责,我和康成,伯喈他们有做主的权利,开辟一个学科也是好事,而且我们正在寻找医学大家,准备开医学!”

“等等”皇甫嵩面色古怪道:“这东西,怎么听起来那么熟悉!”

“齐国,稷下学宫!”

朱儁,张温二人失神道.

卢植颔首道:“差不多,不过体制比稷下还要完善,从幼学的读书识字,再到学舍,学堂,学宫,最后才是国子学,由简入难,纳天下百学,取其精髓,去其槽粕!”

“嘶!”三人倒吸了口冷气.

卢植感慨道:“我从未想过一个学宫能颠覆自己的认知,你们可知现在国子监下设有多少学宫,多少学舍”

“多少”朱儁问道.

卢植竖起手指,傲然道:“现在有两座学宫,十五座学堂,学舍,幼学更是不计其数,入学的学子超过二十万,现在每逢入学都有无数百姓将幼子送入幼学之中!”

“嘶!”三人倒吸了口冷气.三辅,北凉,两地就有二十万学子,如果整个大汉由国子监掌控,那是不是有数百万学子.

如此一来,天下如何能不安.

“哈哈!”卢植大笑道:“阎川说过,他要让大兴学宫遍布天下,百姓家中幼子人人可读书识字,这便是大兴学宫存在的意义,也是名字的由来,天下大兴,诸学大兴,你们有没有兴趣!”

“咕咚!”皇甫嵩饮了一杯酒,大喝道:“既然朝堂留不下了,还不如弃戎从笔,自己打不了仗,日后我的学生个个兵法大家,纵横捭阖的统帅!”

“干了!”

张温,朱儁一脸热血.

他们有何尝不明白.

阎川执政,朝堂无他们这些人的出力之处.

并非说阎川不留,或者直接格杀,而是他们的思想跟不上北凉臣属的想法,或者说他们老了,已经被淘汰了!

与其留在朝中养老,还不如投入国子监,在造一片辉煌大势.

与此同时.

北凉府中.

阎川汇聚了北凉所有文武.

荀彧,贾诩,阎忠,杜袭等人神情忐忑不安,吕布,典韦,赵云等人到是神情惬意,一口一个香甜软糯的玉米饼,等候阎川发话.

“刷!”

“刷!”

“刷!”

阎川翻看玩北凉与三辅的内政统筹,沉声道:“人口与赋税还在稳步上涨,天下大乱,三辅与北凉已经成了商客久居之地,西出的频率也在增多,没有出什么大的问题!”

“阎将!”杜袭起身问道:“一些商客在询问,是否能够贩卖白纸!”

“将造纸的工业授权给商客!”

“他们可以造纸,卖纸,不过印刷书籍的权利要留在工曹!”

“而且卖纸要定价,北凉,三辅,并州三地价格要达到百姓随意购买的程度,至于其他州郡如何贩卖不归我们管,并且达成他们给我们免费提供纸张的合约”

“如果他们要建设造纸工厂必须要在北凉,三辅,并州三地,若是在这三地之外建设造纸厂,视为泄露北凉机密,夷灭三族!”

阎川沉声道.

“喏!”杜袭恭敬道.

阎川目光落在荀彧身上,说道:“文若,公达现在并州,你代管刑部,所以每一份合约,都要你亲自拟定,我北凉府给他们赚钱的机会,他们也要给予回报,不管是开厂聘工,还是贩卖低廉,都是对三地百姓的惠政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