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屠龙



世间万物繁杂,人世万事矛盾。

燧丘,和光明帝国、布列塔尼亚、高天原最大的区别在于,燧丘是真的相信,那个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的世界,在未来,是确实存在的。

人人平等。

燧丘人也确实在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着。

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有一些人,去牺牲一些人权利,换取时间成本、工艺的进步、技术的开发等等等等。

说到底还是钱的事。

被牺牲的人肯定不愿意啊,那就必须要做决定的人去强行推动。

怎样强行?强行到什么地步?谁来强行?

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

为了“善”而去作“恶”,到底对不对?

姚从心出身的贝列,武罡一、二、三市是率先发展起来的,挣了不少钱。

当时武罡一、二、三市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把这些钱反馈到这三个市的居民福利中去,让这三个市的人民生活更富足。

要么,把这些钱投入基建,修一条大马路,把武罡一市至武罡十一市完全串联起来。

燧丘选了后一项,而且不只是要修路,还要修双向三车道的大高速。

武罡一、二、三市的居民们群情激愤,大声斥责这是面子工程,是急功近利,是上面的人太想回到故乡的生活了,是白日做梦。

然而结果是好的,幸好结果是好的!

路修到一半,货运就已经很通畅了。

各种低端制造业从武罡一、二、三市后撤到新建的那些城市,为那些城市的居民提供工作岗位和经济来源。因为这些城市人工便宜,于是工厂扩大生产。产能扩大,产品丰富且开始往薄利多销的方向发展,产品价格降低。

这些物美价廉的产品,通过快竭的货运送往武罡一、二、三市。

武罡一、二、三市因为这些制造业工厂的撤出,开始转型成商业城市。而且当新建的城市发展起来之后,居民们某一天突然就发现,以前买了要肉痛好久的东西开始普及起来。

而又在某一天,武罡一、二、三市那些因为外围城市房价更便宜,而且交通也已经非常便利而搬到外围城市居住的人,当他们早上去武罡一、二、三市上班,却堵死在双向三车道的大高速上时,又开始骂。

骂燧丘不干人事,尸位素餐,没看到路都堵成什么样了吗?当初怎么不知道修个四车道五车道?

从结果来看,多赢,对不对?

但这事也就只能从结果看。

抛却那些除非燧丘改姓了才能让他们拿主意的平民,虽然真到时候他们很有可能也只会拿刀子不拿主意。

如果一开始,武罡一、二、三市的居民执意不接受燧丘的选择,然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那很有可能,武罡一、二、三市就会变成如今的列拉金,和燧丘逐渐脱节。

如果高速公路迟迟修不起来,修起来了也不堪用,那这宝贵的一笔资金就白白浪费了,武罡一、二、三市的居民会歧视那些浪费钱的“乡下亲戚”,外围城市也会质疑燧丘的能力,隔阂。

如果高速公路修成了,但外围城市全都是些好吃懒做的玩意,工厂开不起来。那这条马路真的就成了面子工程,以后燧丘就不好再对自己的公民开口。

和穗城比较倒霉,这三个如果全都让它给摊上了,而且还有一个黑心败类把控着整座城市的命脉。

只有,有一个确实够牛逼的政权,有一个很牛逼手艺有保证的工程队,有一群人穷志不穷敢打敢拍愿意为了改变生活而努力的“乡下亲戚”,这事才能水到渠成,大家一起数小钱钱。

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国家,一个燧丘人的国家,这几乎已经是混沌来客们在这个世界扎根的最优解了。

嗯,几乎。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武罡一、二、三市挣到的第一桶金,几乎是第一批混沌来客们为光明帝国做牛做马换来的。好些个知道庞加莱猜想的数学家,居然要给一些子爵男爵计算怎么才能耗费最少的体力获得最多的子嗣。

修那条高速公路时,为了清扫两个城市之间的魔兽,总共牺牲了超过四百名士兵及超过六百个合格的工人。

外围城市,至少有两代青壮劳动力,从学校出来之后一直在工厂工作到退休在家,所有的雄心壮志遥思愿景全都付诸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