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第165章





梁王和太子没有想象中那么融洽。太子刚刚提拔了金善渐,那头梁王就故意拿北地来挑刺。这头太子刚刚提拔了自己人做新的兵部侍郎,那头梁王就捅出了兵部侍郎渎职杀奴的事情,太子只能施压让厉王来处理。厉王怎么处理,他根本就不处理。原本担心梁王是世家之后,太子的先生和伴读们都是陛下提拔的世家,这些世家联合起来先针对自己,那岂不是左支右绌。

        这场大混战里面,厉王简直受尽了吃力不讨好的折磨。这边厢既要替太子擦屁股,又要提防太子的冷箭。那边厢推拒了梁王的示好,又一不小心险些踩中梁王的陷阱。唯一能让厉王稍稍安慰的示,太子手中掌握的世家,和梁王身后的世家,虽然都在朝中,可却不太对付。这些已经扎根在京城中的一流世家们,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团结和有远见。他们执着于眼前的得失,全因为眼前的偌大皇权富贵迷人眼。

        原来这些一流的世家也是分散的,也是各自有各自想法的,谁不想一跃成为令人仰望的存在呢。厉王苦笑一声,他竟然是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难怪陛下肯点了陈道融给太子做先生。陛下虽老,却仍旧眼光毒辣。他盼望着这个承载着自己意愿的儿子能够兼并世家同寒门,真正让天下英才尽数归于朝堂。

        可惜,良臣虽在,太子却不是明主。厉王难免想到了暗地里集结各州府世家的谢氏。谢氏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老虎,若是长此以往,谁当太子又如何,这头猛虎迟早会要了陛下的命。快速推动这一切的谢十七郎虽然名声不及那几位林下风流的谢家名士,可照厉王来看,这人才叫人高山仰止,野望在原。

        就在厉王不知道如何进退的时候,宫中传来了消息。这个消息太重要了,是由厉王妃陈耀光亲自带出来的。

        “覃姑姑送了消息过来,是白婕妤那里递了话,亲眼瞧见的,”陈瑶光顿了顿,抿住嘴唇,悄然在厉王耳边道,“那些个道士已经给陛下进了红丸。”

        厉王瞳孔一震,险些吓到了陈瑶光,她嘴唇动了动,想要问出最关心的话,却被厉王捂住了嘴。

        红丸,历代服用了红丸的帝王,几乎都是命不久矣了。越是身体不好,越将希望寄托给了这些神仙丹药。陛下不是不知道,只是身体衰败的痛苦太难忍受,他们明明坐拥着全天下最好的,为什么不能尽情享用呢。

        厉王心底发冷。他难得连夜召见了诸位幕僚并李平儿,一同说起了脱困的事情。虽不曾提到红丸之事,却是一再催问如何做才能解决眼下左支右绌的难题,从太子和梁王的乱账中抽身出来,“我若是想低头蛰伏,只怕过不了几年,就是真的抬不起头了,眼下一定要找个办法破局。”

        厉王说罢了这件事,甄岚拱手站了出来,他虽然才干不显,但是甄踱的亲侄,很擅长调动气氛,率先开口抛砖引玉起来,“不如殿下再请剿匪,先逃离京城这个是非窝。”

        “陛下不会放殿下离开的,眼下正是要用殿下来缓和梁王同太子的矛盾,若是厉王走了,太子年幼势弱,梁王恐会气焰嚣张,更叫朝臣信服。”李平儿身后的魏流得了提点,这些日子也参与了决策,鼓起勇气参与进来了,“况且有谢家虎视眈眈,江南和江东事了,只怕不等殿下领命,那谢家就已经先去勾连世家,叫殿下扑了个空。”

        魏流跟随李平儿已经三年多了,对局势掌握的比一般的士子更加深刻。若不是身体不好,他也想要同李平儿一样亲赴江东,看一看谢家的手段。厉王敲了敲桌面,认真看着他,魏流见状心中稍定,又看了一眼李平儿,见她面带鼓励,随即道:“依我之见,不如做一出刺杀受伤的把戏来,既能浑水摸鱼,又能借着受伤的名义,暂居府中。这样太子为了稳住您,暂时不会捣乱,梁王为了避嫌,也不会找您的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