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离别时刻



        巴勃罗比云帆恢复得快多了,他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能够自如地行走了。

        除了库尔尼科娃每天都出现在云帆的身边之外,巴勃罗来看云帆的次数也不少。

        在云帆恢复行走的那几天,巴勃罗更是当起了云帆的贴身康复教练。

        出院的时候,云帆用他那很是有限的英语对巴勃罗说:“朋友,我很感谢你这些天对我的照顾,可是我不想让你继续以搏击为职业了,我觉得那份工作不适合你。”

        巴勃罗很真诚地说:“我会考虑你给我的建议,我的一个朋友也正在帮我找一份新工作。”

        “我知道这里也不那么好找……”

        巴勃罗很有信心地打断云帆:“找工作不用担心,没去陆战队之前,我是一名电气工程师。我想只要我愿意,凭我的能力还是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的。”

        “巴勃罗,我的朋友,我还能委托你一件事情吗?”云帆问。

        “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得到!”巴勃罗回答得很干脆。

        云帆恳求道:“我想委托你在米国照顾一下库尔尼科娃,我想让她读完大学,可别像他的哥哥那样。”

        “库尔尼科娃和我说了她哥哥的事情,真是有些可惜了!”巴勃罗叹了口气,“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你委托我的事情,我会尽力的!”

        这些日子以来,云帆了解到了库尔尼科娃的一些情况。

        库尔尼科娃被自己的亲哥哥卖给了那个“骑士”,换取了想要的镇静剂,

        他们的父亲是罗斯政府部门的官员,母亲是家庭主妇

        因为一个罗斯商人的资助,兄妹两个才来米国读书。

        当然了,这种资助是需要库尔尼科娃的父亲给予资助者一些便利作为交换条件的。

        来米国后,库尔尼科娃的父亲因经济问题被罗斯当局逮捕入狱,之后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狱中。

        既然没有了利用价值,那个资助他们的商人,也就不再继续资助库尔尼科娃兄妹两个人了。

        为了生存下去,库尔尼科娃的哥哥在大学期间去酒吧兼职。

        库尔尼科娃这边儿也没闲着,利用假期做一些短工。

        就这么下去的话,两人很有可能大学毕业之后拿到绿卡。

        自从库尔尼科娃的哥哥染上不良嗜好,他们兄妹两个的生活每况愈下。

        当大头把库尔尼科娃的哥哥横死街头的消息告诉给库尔尼科娃的时候,库尔尼科娃并没有太过悲伤。

        一天库尔尼科娃兴奋地对云帆说:“云帆,我申请了好几个大学,你说我能不能如愿呢?”

        “你那么聪明,高中成绩又不差,我想一定会被大学录取的。”云帆给库尔尼科娃加油鼓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