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太子少傅往金陵-第2/4页
桐儿极不情愿地点点头,道:“桐儿明白的,桐儿在家里等着公子。”
这一日午后桐儿留在落桂院里给常夜准备远行的行李,常夜自己带了些点心茶叶之类去三危山看望他的师傅和小师弟去了。
老君堂还是一如既往地冷冷清清,见常夜回来老道人自是高兴不已。
而小轻尘一见师兄回来,便拉着他的手不停地叨叨念着,道师兄你不知道,你去外面打仗,可是让师傅担心死了。那北魏的兵岂是大泽当的住的?
老道人莫默默无语,只是轻轻给常夜倒了一杯茶,然后又轻轻放在了他的身旁。
潼关大捷的事情已是传遍了整个天下,老道人自然也是一样听过无数次了,甚至还有人专门过来将常夜在潼关斩杀北魏十万人的事说给他听。
常夜回来看望师傅,自然少不得要将此次外出抗敌的事情大概地说一遍给老道人听,只不过斩敌不是十万,而是三万多人。
说完潼关的事,常夜又说此次过来又是要远行,要去金陵和北魏议和,完了还要留在金陵陪太子做人质。
老道人捻着须轻轻叹道:“北魏是不可能真心议和的,他们只是在拖时间而已。北魏军力强悍了这么多年,他们可以不打别人,但决不允许别人斩杀自己的威风。你如今斩杀了北魏三四万人,他们绝不会放过你,也不会放过大泽。”
常夜不禁点点头道:“师傅,我知道。大泽如今是块肥肉,北魏自然是想要一口咬下,但是又担心东晋在背后牵扯。所以,他们现在一方面借着议和的名义想敲诈一笔巨款,而另一方面又在准备下一次的进攻。”
老道人轻轻点头,道:“下一次就不会是这么仓促了,其实北魏这次起兵虽然仓促了些,但相对大泽的实力来说本也是有十足的把握的,不曾想你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的计划,让他们不得不主动撤退。”
“主动撤退?”常夜不解道,“不是东晋的压迫才迫使北魏退兵的么?”
“哪里!”老道人笑道,“你在潼关见到东晋的士兵了么?”
常夜自是摇摇头,因为的确没见到,直到他离开潼关返回长安也没见到东晋的援兵。
“北魏的军事水平可是要比魏泽高出不少,利用东晋牵制压迫北魏退兵这种情况大泽能想的出来,北魏如何想不出来呢?”老道人道。
“所以北魏故意放出假消息,他们不是提前抵达了潼关么?”常夜道。
“的确北魏给自己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北魏在做出攻打潼关之前一定已经加强了与东晋边境各处的城防,就算东晋全力出击,北魏硬撑个半个月也是没有问题的。”老道人捏着茶盏喝了一口热茶,又道,“潼关一役,你火烧了临冲车,又烧死了北魏三万多人,北魏见短时间内根本拿不下潼关才主动撤退的,并不是东晋的缘故。”
常夜似乎有些恍然大悟,自己仔细算算时间,东晋后来提出了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在传回敦煌一来一回肯定是又要耽误不少时间的。纵使潼关前线守过了半个月,东晋起兵的压力也至少二十多天才可能传给北魏。
“当然,也不是一点东晋的功能没有,毕竟东晋始终是北魏的后顾之忧。北魏主动后撤,既有眼前拿不下潼关的原因,也有未来东晋的压力。所以,不如化被动为主动。”老道人轻轻道。
常夜点点头觉得老道人分析的的确有道理,可是他足不出门,从不下三危如何知道的这般清楚呢?
“师傅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常夜不禁问道。
老道人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微微笑道:“此去金陵路途遥远,路上务必担心,按照北魏的习性,他们定是不会放过你的。不过,北魏也已经几十年没追杀过别国的将领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淡忘了这个传统。”
老道人没有回复自己的疑问,常夜也难得再问了,自己的师傅从来都是话少,不想说的你怎么问都是不会说出口的。
常夜又道昨日皇上赐了一座宅子,想让师傅搬过去一起住。但是老道人摆摆手,道自己就在这三危山哪儿也不去了,倒是可以让小轻尘去玩玩。
小轻尘自然听得高兴,忙问师兄什么时候可以去。
“那宅子到底长什么样,师兄我都还见过呢。明日里我就去看看,然后让桐儿搬进去,等她收拾好了,我交待她就来接你过去。”常夜说着又转向了老道人道,“师傅,我想请个先生,把轻尘接过去读几年书。未来,未必要做官,无论将来做什么营生,是多读些书总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