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金甲怒马游敦煌



十万火急,潼关前线北魏撤军的消息直递敦煌和长安。

送往敦煌的消息比较简单,就是汇报北魏撤军,潼关前线斩敌三万余。

送往长安的消息是给前线总指挥大将军郭行的,除了汇报北魏撤军的情况,常夜也十分详细的将此次潼关保卫战的情况汇报一遍。

另外结合此次潼关战役,写了一份大泽各处关隘城防整改方略。从城防的修建到物资的改善,从士卒的训练到粮草后勤等都十分详尽,一共理了五大类,七十八条。

实际上这个整改方略也不是常夜一人想出来的,很多想法也都是征求了车震等人的意见。毕竟常夜也只是在这里守了半个多月,对于战前的很多事其实也不了解。整改建议不能乱提,提出来不切实际会被人笑话。而且大泽军备荒废数十年,关隘城防这块需要整改的实在太多,所以征求一线将士的意见当然至关重要。

整改方略的最后常夜也署上了车震、冯破北等人的名字,在这方面他常夜并不贪功。

除了方略,常夜还另外附了一份长长的此次潼关保卫战的请功表,他要为车震、赵器、冯破北等潼关上下一万将士请功。

当然,这份请功表上是没有他常夜的。因为他常夜的功,自然是要郭行来请。

另外,常夜请求郭行立马从长安调拨七千人补足潼关的战损,潼关边境无论何时都要满员备战。而长安的缺口建议后续从其他其他地方调拨。

不过三四日长安的七千补充兵源就到了潼关,常夜也顺便将潼关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车震,自己带着赵器、慕明以及原先从长安过来的人,还有冯破北的两千骑兵要回长安去。

潼关上下原先剩余的几千人没有一人不是对常夜依依不舍,毕竟这几十年来大泽国唯一的一场战争竟然打赢了北魏。虽然打的无比凄惨,却也打的十分豪迈。这些士卒将领,无论从军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从来都没有打过这样的仗,吃过这样的饭。常夜一走,众人自然也就会过上一日两餐,一稀一干的日子了。

将士们舍不得也是应该的,但是常夜这一仗却将他敦煌带来的四十多万贯打的干干净净,另外还倒欠了慕氏商行七万多贯。

郭行的病也将养的差不多了,他站在长安的城门口亲自迎接常夜一行。

“老夫已将小夜写的方略以及请功表一字未动的加急递送到敦煌去了。”郭行拉着常夜的手激动道,“此次潼关得守,小夜当属首功,至少一半功劳都属于你的。”

“郭公夸张了,学生只是出了些歪点子,一切功能当属前线的将士,他们出生入死功不可没呢!”常夜道。

“将士们当然功劳不小,但你的功能自然也是要大书特书的。小夜无论是在战情呈报里,还是在请功表里只字未提自己,其心着实难得。”郭行笑道,“但是老夫却是心中清清楚楚,也将潼关的情况另写了一份呈给了皇上。”

“多谢郭公了!”常夜忙拱手谢道。

“听说,小夜为了筹措物资用了上百万贯?”郭行问道。

“夸张了,”常夜心道这小道消息传的还真是快啊,“不过五十几万贯。”

“小夜放心,待老夫回敦煌定向皇上禀告此事,让朝廷将款项还给小夜。”郭行道。

“不不不,”常夜忙摆手道,“不瞒郭公,这些钱也都是在下从那石脂里挣的,而这战事也是因石脂所起,如今把这钱用在了战事上也是应该的。好在潼关守住了,学生心里也是安然多了。所以,这钱还请郭公就不用和皇上提起了。”

郭行听得不禁点点头,似乎很满意常夜的气度。要知道五十多万贯可是很多啊,他郭行做了几十年一品大员家里的资产加起来也没有五十万贯呢!当然了,他郭行是武将,在大泽武将没钱也是正常的。

潼关大捷的消息早在长安城里传遍了,这如今从前线回来的做饭的、说书的、唱戏的等等又将这潼关前线惊天动地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的传颂开去。什么天降敦煌常小神,火烧临冲车,斩敌十万,北魏望风而逃,屁滚尿流。

在长安呆了几日,敦煌的圣旨就到了,潼关一线的将士按照常夜的请功表悉数得到封赏,车震等人连升**,连冯破北也获升一级。

而赵器的封赏暂且保留,待其太学毕业后朝廷赐官时一并考虑。其实这是赵甫最乐意看到的,即获得了军功,又还能呆在文官的体系里,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