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鲜衣怒马-第2/4页
寒风中,常夜看着山下模模糊糊已经开始渐渐醒来的城,不禁叹一口气道:“师傅,既然你都猜到了,我也不瞒你了,我是跟随郭行去守潼关。若能守得住半个月,东晋救兵到了,徒儿就可以活着回来。若是守不住,徒儿便就回不来了。”
老道人点点头,轻轻道:“去吧,你记住,你们是去守城的,切不可出关半步。”
常夜点点头,然后向着老道人深深一揖,道:“师傅,我走了。”
“去吧。”老道人点点头看着那少年郎朝着山下飞奔而去,不禁又轻轻道,“江山是别人的,命是自己的!”
那话语若洪钟一般传进了常夜的耳朵里,他顿了一顿,然后头也不回大声道:“知道了!”便又飞一般的朝着山下去了。
黎明时分是最寒冷的,常夜禁不住打了个哆嗦。他想起包袱里桐儿给他缝制的大氅,并取了出来裹在了身上,然后翻身上马。
当敦煌城被第一缕初升的朝阳斜斜照射到的时候,望安门外的官道上,一匹漆黑如墨的高头大马,一位红衣如火的英俊少年,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迎着朝阳往东飞驰而去!
…………
大泽虽国小,天下八十一郡仅占十郡,但是其国土狭长。都城敦煌在国境的最西端,而潼关却在最东端。其实,按常夜的理解,这大泽国所在基本就是甘肃、陕西以及内蒙少部分。
因此,从敦煌出发,沿着坚实泛白的官道,就算是十万火急的军情投递,星夜不停,十二个时辰轮换着马匹跑,也要整整五天五夜才能到。而其中,至少要跑死十几匹马。
而如今便就是军情紧急,十万火急了。昨日夜里便有兵部先遣的人快马出去了,沿途一路提前准备,让第二日启程的郭行等人能够不停的轮换着马匹往东去。
为了最快速度赶到前线,郭行一行只有十几个人先行,而且后面也没有调动大军赶往潼关。枢密院的安排是传令各处抓紧时间战备,若魏军破了潼关和长安,各处守军务必殊死抵抗,沿途狙击魏军尽量拖延时间,以待东晋援军逼迫魏军退兵。
十几人中,常夜一看便知郭行的坐骑也是一匹大食宝马,想必也是慕磊送给他的。和常夜的夜菩萨比起来,也是毫不逊色的。
但是,连续跑了两日将近七十岁的郭行没有趴下,他的马倒是先趴下了。
郭行和常夜一样十分喜欢自己的马,因为跑的快又耐跑,因此里一路上郭行很少换马跑。郭行知道这大食宝马的特性,十分耐跑,可以毫无顾忌的连着跑上几天。当然,这些也都是听慕磊说的,他也没有真的骑着马连着跑过几天,顶多来回百里去祁连山打猎。
但是,出乎郭行意料的是,出来第二日马就不行了。其实并不是马跑脱力了,马看上去依旧精力充沛的样子,而是马蹄子跑坏了。
马蹄子几乎磨平了,前两蹄都渗出血来了。这马虽谈不上废了,但至少短期内是跑不了了。郭行自也是心痛不已,但也只好换马而行,又交待人将这匹宝马运回敦煌。
郭行自然能够看得出来,常夜的那匹黑马和他的马一样都是大食宝马,也应该是慕磊送的。但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一行十几个人中,常夜和他一样没怎么换马跑。但是常夜的马却是安然无恙,一直在奔跑着,而且看起来依然毫不吃力的样子。
当然,也许只是时间先后的问题,也许要不了几个时辰,顶多再过一日,常夜若不换马便也会一样跑废了他的马。
这一路上,其实常夜并没有多话,尤其和郭行更是没说上几句话。毕竟大家都不是很熟,而且,身份相差太大。人家郭行毕竟是一品大员,而自己毕竟仅是个白身。再加上军情紧急,众人都是拼了命的骑马奔驰,很少有歇息的时候,就算是到了晚上歇息的驿馆,那也是吃完饭倒头就睡,根本没有心思聊天。
还好,已经有人在前面准备,众人每到一处驿站就换一次马。一匹马也就跑三十里路,然后就换下一匹精力充沛的新马。众人一天要换十几马,都次都是以全力冲刺的速度在跑。因此纵使驿马比不得大食宝马,但是一天十几匹马轮换着跑每天的行进速度也是不慢的。
但是常夜很少换马,一天才换三四次让他的夜菩萨跟着空跑,算是让它休息。其实,驿马全力冲刺的速度也就相当于夜菩萨六七成的速度,所以夜菩萨一天跑下来也并未出现脱力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