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常宁宫里相亲会
对于赵器关于战场之上兵器的见解,常夜觉得很有道理。
战场之上自是一寸长一寸强,步兵原先以枪、戟、槊等长兵器为主有其必然的道理。而随着战争形式的发展变化,两军对冲,兵士都是相互混杂贴身肉搏的,先前的长兵器其实根本不好使,使不开。
贴身肉搏自然是中短兵器最好。剑的确比较美观,但是其两面都是薄刃,和别人对砍几下就豁口卷刃了。剑利攻,但不可守。刀不一样,有背有刃,可攻可守,上可马战,下可步战。
所以赵器说刀才是兵器之王,常夜觉得赵器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又奇道:“可是,我见很多江湖中的人都是带着剑的啊?”
“江湖中人么!”赵器不屑道,“毕竟不像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江湖上行走就算打起来,充其量,也就是个聚众斗殴,对兵器要求没那么严格,主要是防身。另外,就是要漂亮。你看江湖上人拿的剑是不是都镶着宝石,栓着穗子的。”
的确,常夜看到每个人手中拿的剑都是花里胡哨的。
如此话题,两个人聊的投机,几乎停不下来。但是,常夜虽时间充裕,奈何赵器不行啊。他可不像常夜手中拿着四门免学令,他可是要上课的,根本没时间和常夜不停的聊下去。所以,常夜经常每日里大约中午时分去敦煌书院找赵器,然后一起去膳堂蹭饭,两个人边吃饭边聊天。
吃完饭,常夜又去青云舍紫竹院找宋括他们。宋括他们不像赵器那样每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相对来说空余时间比较多。
常夜和宋括他们弹弹琴,兴趣来了,想起记忆中的歌就写出来请宋括重新谱了曲,和大家一起弹唱。
差不多傍晚时分,常夜又趁天黑之前赶回落桂院去。然后,晚上加班熬夜设计新的熏香烛台。
其实,这种生活常夜也觉得挺不错的,出去和年轻人交流交流,弹弹琴,唱唱歌挺好。就是晚上点着蜡烛熬夜,让他感觉很难受。
好在这样的生活并没过多久。
入了腊月,慕氏商行在各国的主事都回敦煌核账,慕春风、慕秋风也都回来了,今年竟然都比去年要早小半个月的,估计是今年的利润不错,大家都想着早点回来核账。
实际上,今年也只是泽、晋、蜀三国的生意突破较大,石烛和煤油,以及后来的烛台都贩运了过去。而慕秋风西域那边,还没有来得及开拓市场。慕鑫北魏那边,就更不用说了。
经过核算,慕氏原先的生意因为北魏蜡烛的被取代,让今年的进项比往年略微少了二十多万贯,全年进项约莫一百八十万贯。
而石烛和煤油,以及熏香烛台,还有之前的煤油灯等,一年不到,就一共带来了五百九十万贯的利润,近乎是原先计划的三倍。
众人看着这个数据,不禁都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包括常夜在内。
慕氏兄弟父子的惊讶是因为这数据的庞大,他们根本就没想过一项生意竟然能赚这么多钱。而常夜的惊讶是因为这计划外的煤油、烛台等竟然能赚这许多钱,尤其是熏香烛台更就是出乎意料的出乎意料了。
从核算的数据来看,石烛和煤油的利润各占了总利润的将近五分之二,而熏香烛台占了五分之一略微多些。
而根据皇上定的比率,常夜占股两成。按此,常夜就可以分到一百一十八万贯,慕氏也可以分到五十九万贯,剩余四百一十三万贯归国库。
御书房,云梦斋里。
皇上看着慕磊呈上来的账目,眼睛早已经眯成了一条缝了。这一年,从慕氏商行这边国库一共进项将近六百万贯,加上户部另外收的各种税的两百多万贯,整个大泽一年进了八百多万贯,已经超过了北魏。
“想不到这黑石脂竟然炼出来了将近六百万贯的进项,太不可思议了!”皇上笑道,“常夜,这可是比你原先给朕看的计划多多了啊!”
“回陛下,原先计划的时候,学生没有想到开发煤油和熏香烛台。后来,在提炼的过程中学生才想到了这些。”常夜道。
皇上笑着点点头,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尤其那熏香烛台真是不错,你上次送进来的远行,朕尤其喜欢,下次要是有什么新的烛台记得也一定要及时给朕送过来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