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动如山夜菩萨-第2/4页



“那是最好了,皇上必然是同意,这可是皇上的产业啊!”郭四笑道。

“哎呦,总管,这话可不能说出去。”常夜忙提醒道。

“是是是,老奴多嘴了!”郭四忙道。

果不出郭四的预言,皇上自然是同意常夜在这熏香烛台上打着他皇家的名号,毕竟这说的也是实话,这生意八成都是他皇家的。

从重阳节前三日上市的节日款重阳开始,所有熏香烛台的外包装上都会刻有“皇家眠香”四个篆书的印章,这烛台的身份自此就更加的上档次了。

街市里更是到处传说着皇宫里的皇上、皇后以及皇妃们都在用这熏香烛台呢!什么御赐的皇家眠香,什么特供大内等小道消息是漫天飞。

常夜听了这些消息自是高兴不已,心想你们就传吧,越传越玄乎,越传大家越来买。另外,他想着这生意得赶紧抓紧时间往其他大城市去,至于东晋、西蜀之类的国家能不能用皇家二字就好说了。

…………

常夜去信让慕磊先不要回来,等第一批熏香烛台到了,看看市场状况再回。然后,接着这信一起出去的便是第一批的货。

当第一批熏香烛台发往东晋都城金陵后不到一个月,慕磊的信和订单都一同到来了。

为了追求物流速度,常夜第一批发去东晋的烛台只有一千盒,他想的是试水市场反应,看看是不是真如自己想象的那样。所以,他交待慕昆让二三十个人骑快马先入长江,然后星夜不停顺江而下到金陵。

没想到,这慕氏商行的物流速度这么快!一千盒熏香烛台一入金陵城不过一日竟然销售一空。原来,这敦煌城流行熏香烛台的潮流早就被各路商旅带到了东晋,只是苦于市面上买不到。如今市面上竟忽然出现了这熏香烛台,无论是好奇还是潮流,有钱人自然是一哄而上。

慕磊的来信里竟然要常夜抓紧时间生产,希望年底前能发出十万盒。

十万盒?常夜不禁有些惊到了,但是他是相信慕磊的判断的,人家毕竟是天下第一的行商,他对这时代市场的判断自然是比他常夜要精准的多。

再怎么抓紧时间十二个时辰不停歇的生产也是来不及的,毕竟也不能耽误了日光石烛的生产。如今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快扩大产能。

好在这石烛作坊的生产相对比较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唯一高深的技术估计就是调香了。而这个都是调香师一次性调配好了进行炼制的,一次性炼制的香精油量多量少其实是很容易的。所以,这石烛作坊的扩产并不难。但难就难在熏香烛台的外包装的制作上,而这些都是外包给其他作坊进行的。因为,这外包装都是纯手工制作,十万盒年底前完工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常夜有的是办法,他去信慕磊让他在东晋寻找包装生产的作坊,他这边以后直接将带陶瓷杯的烛台发往东晋,然后再在东晋进行包装。如此,既加快了生产速度,又节省了费用,简直是一箭双雕。

…………

自从七夕生死之夜后,常夜便比较少出门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做设计,做实验,石烛作坊和祁连山里的炼化厂倒是很少去了。然而这石烛作坊的扩产他还必须得去看看,毕竟生产奢侈品和生产普通的石烛可是不一样,要求可是极高的。

如今常夜出门不再坐马车了,他改骑马了。骑马快,灵活方便。其实说白了,就是别人不容易追上,也方便逃命。

常夜有一匹好马,是慕磊特别交待慕秋风从西域专程让人带过来的。从带马过来的人的描述,常夜觉得这马应该是阿拉伯马。相对敦煌城平日里所见之马,此马头小,眼睛巨大炯炯有神,身姿矫健,通体漆黑,如泼墨一般。而且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极其安静,很少发出什么声音,如同一尊菩萨一般。

因此,常夜便给此马起名为夜菩萨。

自从这马到了后,常夜不让任何人接近这马,每日里都是他亲自去喂食、喂水、喂盐。而且,为了和这马搞好关系,他也到处和人请教这养马的知识。赵器对马很懂,他还特别去青云舍找过他好几次,专门请教养马的事。

这马虽不是传说中汗血宝马,但是常夜觉得它比汗血宝马好。极致速度自然比不过汗血宝马,但是也差不了多少。关键是人家耐久,很能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