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熏香烛台奢侈品-第3/4页
而在常夜的记忆中,这蜡制成的高档奢侈品他以前是买过的,什么LV品牌的香薰烛台,一个就要一千多人民币,实在太贵了。
这奢侈品在什么时空都会有人消费,就看你能不能把产品做出奢侈感来。
常夜先设计了两款香薰烛,用洁白如玉的陶瓷杯装着,白蜡里掺和了桂花、旃檀等炼制的香精,点起来满屋生香。为了体现奢侈与高贵,这蜡烛的芯也是非常的精致,有红黄蓝绿等各种颜色。而那陶瓷杯身上也写上了两阙词,分别是《水调歌头》和《鹊桥仙》,而这两款香薰烛台分别命名为中秋和七夕。
为了进一步体现高档,让送人更加的有面子,这烛台外用檀香木的盒子盛放。盒子外有金光闪闪的铜扣扣着,又有一小细条红边框的纸贴在正面,上书中秋或七夕二字。打开盒子,便见翠绿色的锦缎上放着拳头大小一杯白色的陶瓷烛台。烛台四周的空隙里填充着白色条状的宣纸,烛台杯上面正正放着一张裁剪成和杯子一样大小的圆形的洒金宣纸,圆形宣纸上有淡淡几条竖线,可以让人书写赠语。
这香薰烛台,定价五两银子。
听到价格的人自是吓了一跳,但是打开这香薰烛台后却又是舍不得再放下来。这香薰烛台产品市面上本就没得卖,再加上这包装实在是太过精致奢侈了。就算不为点这蜡烛,只为收藏也是极好的。
但这奢侈品的香薰烛台不能放在日光石烛铺里卖,因为有钱人是不会来这铺子的,来这铺子的都是家庭主妇或者有钱人家的管家之类。
因此,常夜让人将这香薰烛台拿去卖首饰香粉的铺子,卖古董字画的铺子里去卖。这烛台放在各家铺子里分文不收,卖出去一个给佣金一百文,卖不出去日光石烛铺回收。
这三五个香薰烛台又不占地,更不用成本,卖出去就有一百文,谁又会不愿意呢?
常夜先期仅仅让石烛作坊生产了五十个香薰烛台,中秋三十五,七夕一十五,主打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他没敢生产多,毕竟这烛台的做工成本就要将近一两银子了,而且,能不能卖出去,有没有人喜欢,他心里还真没有谱。这奢侈品可比不得普通蜡烛家家户户都得用,只要产品好价格实惠就一定有人买。奢侈品可不是这样,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尤其是心理学,还有中国人的面子学,成功与失败都是毫厘之间的事情。
然而让常夜没想到的是,这香薰石烛市面上火不火且不知道,却在慕府里火了起来。
常夜待这香薰烛台生产好了,便先送了一个给桐儿,小丫头自是开心喜欢的不得了。又送了一个给慕老夫人,没想到老夫人第二日竟然亲自找到了落桂院,道这香烛实在太好了,昨晚点了这香薰烛台放角落里,淡淡的桂花清香让她一夜好眠。一夜都点了一大半了,能不能再送她几个。
常夜听得一惊,心道老太太你可真是有钱人,这烛台一个五两银子,你一晚上可是点了二三两啊。
老夫人还道,我只要香薰烛,那些花里胡哨的盒子杯子可以不用给我配了。
但实际上蜡烛并不值钱,值钱的正是那些花里胡哨包装。
常夜忙道:“老夫人,小夜让石烛作坊专门给您定制香薰,您喜欢什么味道,就给您调制什么味道。再让他们将这香薰烛缩小些,一晚上一支,用大盒子给您包装着送过来如何?”
老夫人听得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常夜心中忽然觉得这香薰烛台八成是有戏了!
若说适合卖奢侈品,这敦煌城说第二,自是无城敢说第一的。
大泽国虽国小民少,但是用常夜的话说人均GDP却是最多的。其他国家主要以农立国,国库收入大部分都是来自农业,及手工作坊业。而大泽却是超过一半都是来自于商业,以及和商业相关的,比如物流运输等。
无商不富,大泽如此,这敦煌城更是如此。作为现时天下第一都城,敦煌城里的富人实在是太多,不看其他,就看这水城里那些离水而起的酒楼青楼,那些各处码头停靠着的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画舫就知道这城里人的消费力了。
果不其然,不过三四日时间,放出去的五十盒香薰烛台竟然全部都销售一空,而且各香粉首饰铺等都跑来要追加销售这烛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