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二章 稳定其心-第2/3页



终陵弃走在铜牢军镇内不算宽阔的主道旁,主道是供骑军驰马的,步行的人都会靠在两侧以免阻挡有紧急任务的士兵策马通行。

他走了没多远,忽然发现前面有几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一座瞭望塔下,两个人脸上带着无奈的表情,另外两个人则是兴趣盎然地对着军镇北面的城墙指指点点交谈。

指点交谈的人是牧芝仁和萧彦勋,带着无奈表情陪在一旁的人是孟渔舟和阿夜。

“你们怎么在这儿?”终陵弃走上前去。

孟渔舟看到他,面露喜色,又有些埋怨:“你和银麟他们开什么会呢?这么久不见人……”

终陵弃对她笑了笑敷衍过去了,来到牧芝仁身边。

“我总不能一直呆在马车里吧?”牧芝仁在他发问之前率先说道。

“殿下是在看这铜牢军镇的城墙?”终陵弃忽略了他的辩解。

“是啊,这城墙的水准比州府还要高,筑城的人很懂战事。”牧芝仁说道,“也就是这城墙,才让铜牢在之前匈奴四路进攻的时候没有陷落,这里只有不足两千的士兵和游骑,如果不是城墙坚固根本不能做到自保。”

终陵弃说:“殿下对战事也颇有研究?”

“和苏瑾阳、彦勋这些人呆的久了,自然也懂一些……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纸上谈兵。”牧芝仁自嘲地笑了笑,“其实很多话都是听他们说的。”

萧彦勋替他说话道:“苏大哥之前说过,殿下的眼光很好,能看到战局之外的东西。”

“龙骧卫的代统领苏瑾阳吗?”终陵弃对这个人仅仅在小酒馆见过一面的人有些印象,牧芝昭事败之后北军震动,处置结果有升有降,受到提拔的人中苏瑾阳排在第一位。

“不是一起喝过酒的吗?”

“嗯,记得的,是个姿容雄伟的男人。”终陵弃回忆道,“一眼看去就给人英雄豪杰的感觉。”

萧彦勋对此十分认同:“苏大哥在讲武堂也是风头很盛的。”

“苏瑾阳有帅才。”牧芝仁说话更加直白,“倘若我真的能有机会北击匈奴,苏瑾阳一定是宸粼军的主心骨。”

终陵弃沉吟了片刻,在脑海中回忆着喝酒那一晚自己对那几个人的印象,缓缓说道:“原来那一天在小酒馆里,真正没什么价值的人……是我和苏荨参谋啊。”

“别这么说,你现在可是帝国首屈一指的红人。”

“脏活累活一肩扛就是红人吗?”终陵弃似乎并不同意他的说法。

“能者多劳。”牧芝仁笑道。

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这样的人也能被称为能者了呢?终陵弃在心中自嘲地想到。

萧彦勋望着军镇中偶尔往来的那些白马游骑,带着羡慕说道:“我想好了,以后要组建一支不是纯粹由单一兵种组成的骑军。”

“怎么说?”牧芝仁很好奇。

“人数可以不用很庞大,但是搭配要合理,一共六千人。一千人是像虎林那样的重骑,作为冲阵拒敌的中坚力量。一千人是像白马游哨那样的游骑,负责侦查索敌和斥候战。还有一千人负责骑射,作为支援以及掩护阵形。剩下三千人是骁骑军那样精锐的轻骑,保证追击和扩大战果以及长距离突袭的能力。”萧彦勋眼中放出兴奋的光彩,组建复合骑军的念头在他心中以及构思了很久了。

终陵弃评价道:“乍一听很像纸上谈兵呢,萧将军,重骑,游骑,骑射,轻骑四种人数的配置,有什么理由吗?”

“因为帝**骑军一旅的人数是千吧。”牧芝仁说道。

“暂时还是凭经验的估计。”萧彦勋诚实地承认自己对人数配置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理由,“但以后会有检验的机会的。”

牧芝仁对他的这个想法很有兴趣,但同时嘱咐道:“先将这支军队的念头当成秘密埋藏起来吧,直到它真正能出现在匈奴人面前的时候。”

终陵弃感到自己与这对雄主和名将的组合格格不入,他吩咐阿夜继续寸步不离地跟着,自己则是拉上孟渔舟往一旁走。

“怎么不陪着你视为珍宝的殿下了?”孟渔舟嗤嗤笑着。

“不打扰他们君臣指点江山抒发理想了。”他知道孟渔舟是戏谑自己,故意一本正经地回答:“云从龙风从虎,我这样的小鱼小虾要找自己的小水沟。”

孟渔舟听到他说这种自我贬低的话,果然露出了不高兴的脸色,绕到他面前拦住他:“什么叫……”

她愣住了,看见终陵弃一脸忍俊不禁的得意之色,顿时明白自己现在的行为等同于上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