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他的周日清晨-第2/2页
如果不能把这本书读完,想必又会遭到吕漪澜的冷嘲热讽吧,虽然这本书和她推荐的时候所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呢,明明就是和《百年孤独》并驾齐驱不分伯仲的东西。
奇怪,为什么自己一定要在意吕漪澜的看法呢?为什么要在这些事情上和她较劲呢?他觉得这样的心态有点不似自己了。一定是近墨者黑,被她身上那份超高校级的较真给传染了。
其实仔细想想吕漪澜很多时候的态度和行动虽然给人(主要是他自己)一种恶劣的感觉,但其实她的出发点和目的性都是可以归类为良善的,只是这样的人未必会讨人喜欢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合群,“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不合群。
司见肖有时候会好奇,像吕漪澜那样活着难道不累吗?事事认真,事事全力以赴的人固然很伟大,但总觉得这样的人会在某一天像追逐太阳的巨人一样忽然力竭倒下。
那么自己身为朋友,是不是有义务写点包含隐喻的故事来开导开导呢?他坐在书桌前拿着笔深思,忽然灵光一闪有了绝妙的构想。
但是在下笔的一瞬间他还是犹豫了,心中忐忑不安起来——即使从一开始就打算在文中埋藏隐喻,但为什么构思主角的时候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都是她的身影呢?
一般来说,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脑海中预想过笔下人物的形象外貌是件无比寻常的事,可是那预想通常都是如同抽象派油画一样模糊不清晰的。比如他可以轻易地想出种种外表上的细节,像是黑色中带有一点墨绿的长发、眼角下方的泪痣、笑起来习惯偏向左边的嘴唇等等等等,但是将这些组合到一起并不会出现一个完整的形象。
上一次有这种即视感的时候还是在暑假,他在给诗言学姐写情书的时候,几乎是每写一句就会停下来想一想学姐的样子。那种想象是很美好的,想象的世界里永远天光明媚春暖花开,佳人巧笑顾盼,一颦一蹙皆引人方寸动荡。
而现在,出现在他脑海中的吕漪澜同学并不美好,她会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道:“司见肖你回去再看看单词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