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明一定会亡-第2/2页



  “明年三月,一百门破虏炮能制造完吗?”

  “能,今年就能造完。”

  “陛下,这是最新的马炮,只有四十六斤重。”

  “射程两里办,用钢管制造的,炮弹一斤,火药一斤。”

  “这有些像小弗朗机炮。”

  赵士祯说:“这是给骑兵准备的火炮,马上驮着炮,不耽误后勤运输,不到五十斤,加上炮弹和火药,也才八十斤,还没一个人重。”

  “骑兵一个班有这么两门马炮,轻便,威力强大!”

  朱翊钧满意点点头,这有些类似迫击炮了,迫击炮轻一些的三四十斤。

  “一个班一门吧,骑兵团一千六百人,给他们配备一百五十门马炮。”

  “这么一门马炮,造价多少?”

  “三百两足够,大量生产也就两百四十两。”

  朱翊钧没想到,制造马炮这么便宜。

  “那么制造五百门,你们先制造一百五十门,两个月后,我要带着骑兵团去热河。”

  “是!”

  赵士祯又给朱翊钧介绍最先进的火炮:“神威炮,这火炮的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这是准星和照门,这是臣根据红夷大炮设计出来的。”

  “神威炮长三米,重两千三百斤,这个神威炮是后装螺式炮闩,装填炮弹更为简便迅速,前装炮弹有危险,有些士兵忘记装炮弹,有时里面装两个炮弹,这样容易炸膛。”

  朱翊钧心想,这不就是十八世纪的火炮吗。

  不过他原子弹都见识过,对于这些大炮他不懂。

  “射程能打多远?”

  “六里以上,炮弹五斤、火药四斤二两。”

  “能打这么远?”

  赵士祯笑着说:“这门神威炮,最多可以打十里以外。”

  “造价多少?”

  “三千六百两。”

  这可真是价,这么一门火炮,价格也是真贵。

  “炮兵团一千五百人,先造四十五门,这么一个大家伙,不好运输。”

  两千三百斤,必须要用马车拉,一匹马还拉不动,要用两匹马拉,而且神威炮还是纯钢的。

  这神威炮是攻城的利器,神威炮要比阿姆斯特朗炮重,朱翊钧又用尺子量了量,神威炮口径十三公分多,赵士祯设计神威炮,口径是四寸。

  一寸三公分多,神威炮的口径是一百三十二毫米。

  看到这神威炮,万历皇帝想到历史书中的松锦会战。

  对于松锦会战,就算明朝胜利,也是失败,其中明朝最厉害的火器,都没有满清多。

  更何况明朝拖不起,虽然是十几个省的国力对付半个省,可是还有农民军,而且财政上已经打不起。

  满清失败可以再次组织起来,明朝失败就再也组织不起来。

  崇祯就像咸丰一样,都是有心无力,当一个国家大势所趋时,越能干国家灭亡越快。

  崇祯就是这样,反向不对,怎么干都无济于事。

  朱翊钧想到李隆基,他此时面对的局面,不比李隆基好多少。

  府兵制的崩坏,不得不募兵制,然而大明每年军费都上涨,现在一年军费九百万两。

  又没有打大仗,北巡出征还是他亲自打了,并不占军费开支。

  面对这个千穿百孔的大帝国,朱翊钧有些束手无策,他不知怎么让大明恢复到正常。

  内部矛盾他没有办法解决,此时只能向外扩张,他要年年北巡,他要年年打鞑靼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