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摊丁入亩?-第2/3页



  “可是,您要体量我们难处。”

  郑王不想再听盐商们讲难处:“你们有什么难?”

  “今天山西大旱,朝廷赈灾的白银都拿不出,陛下四处借粮食,百姓现在吃盐都快吃不起,你们有什么难处?”

  “告诉你们背后的人,现在和你们谈,是给你们面子,要是不和你们谈,以后你们机会都没有。”

  “就这两个事,一是盐价要降到一钱银子以下,二是以后卖盐要由陛下发的牌照,这牌照一年一发,每年冬至之前到京拍卖牌照。”

  “拿牌照卖盐,没有任何人打扰你们,没牌照就别再卖盐。”

  ……

  冬至马上就要到,万历皇帝礼仪活动越来越多,接见多囯使节,还要宴请他们。

  祭祀天坛,这也叫冬至郊天,百官还要朝贺万历皇帝。

  同时还有后宫的家宴。

  藩王、勋贵、外戚的宴会。

  “主子爷,南洋的朝贡囯,听说他们带来很多珍珠,在京里卖呢?”

  “哦,他们到京一次不容易,换点东西也挺好,宗人府的买卖,他们买白糖、御酒、眼镜了吗?”

  “买了一些,他们当这些东西,当新奇玩意。”

  “不许叫宫里人吓唬他们。”

  “是,不过这朝鲜的使臣不要脸,搞来人参还有东珠,有些商人更过分,带着几十个朝鲜女人,带到咱大明卖。”

  “怎么还有人贩子?”万历皇帝问小四。

  “可说着呢,太尼玛不要脸,十来岁的小姑娘,就在集市大街上卖,不知羞耻。”

  “有没有人买。”

  “当然有,朝鲜女人一直都是抢手货,从鞑子时期,就有高丽女人进贡。”

  “这次就算了,让张鲸派人去警告一下,以后各囯到京进贡不许贩卖人口,如果以后再发现,就不许他们进贡。”

  “特别是咱们大明,南巡的时候,也碰到贩卖人口。”

  “你去把耿定向还有李贽叫到宫里,我和他们商量下,这人贩子还有采生折割者,必须要用重刑,还有溺死女婴的家长,必须要严惩一批。”

  “是!”

  ……

  李贽和耿定向不对付,不过此时被万历皇帝安排,他们两个一起工作,平时要斗嘴。

  这是他们两个第一次进宫,能进宫面圣的人不多,内阁、都察院、通政使司、六部尚书还有六部侍郎。

  耿定向只做到南京侍郎,李贽知做到正五品的知府。

  两个不知进宫有什么规矩,在乾清宫东暖阁见到万历皇帝。

  不知是跪,还是不跪。

  大明官员只在大朝会上跪,其他时间很少跪。

  “不用多礼了,赶紧坐下吧,小四给他们倒茶。”

  “谢圣上。”

  “京城来了很多各囯使节,朝鲜的使节在街市卖朝鲜的女子,这很不好,朕已经派人去警告他们,让他们以后不准再贩卖人口。”

  “朕想到一个事,听闻福建有很多溺死女婴的事,有没有?”

  李贽回道:“回禀圣上,有这事,福建、广东、江西、广西、贵州、云南都有这事。”

  “以福建最为严重,残杀女婴无人管,宪宗时期朝廷禁止过,肤红皮皱手足拳,生女何心致之死。”

  “朝廷不止一次明令禁止,不过都收效甚微,他们建造很多塔,这些女婴被丢进塔中,路过的人害怕,以为有鬼神。”

  “这哭声就是女婴在塔里饿的,有时塔里装了几千女婴,装不下了,他们就放火烧,骨灰就撒在河水里。”

  “唉………!”万历皇帝一个后世人,听到这些痛心疾首。

  就算大明是历朝历代最平安的时期,还会出现溺死母婴的事,这古代真是人吃人的社会。

  “《大明律》修改的怎么样?”

  “正在修改。”耿定向说。

  “要做到以人为本,尽量杜绝溺死女婴的事,或许福建、广东这些地方缺粮食,或许嫁妆太贵,不过这女婴也是人。”

  “这大好的生命,就让自己亲生父母给断送掉,这是朝廷做的不够好,也是朕的失职!”

  “是不是这人头税闹的?”

  耿定向回道:“有这方面的原因。”

  “李贽,耿定向,朕今天说的,你们要保密。”

  “你们说,大明取消人头税,把人头税摊到田地里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