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审问刘守有-第3/4页



  陈矩问:“烧万岁爷行宫的,是不是张居正派的人?”

  “这两个人,不是我的人,是千户姜德兴的人,他们都是江南人。”

  “张居正没派人烧行宫,现在张居正有退意,他保万岁爷还来不及,怎么会派人烧他。”

  “是不是申时行?”

  刘守有想了想:“很有可能,圣母皇太后以潞王的学业为借口,召礼部左侍郎陈经邦进宫,这个陈经邦是东林党的人,申时行也是东林党的人。”

  “一个月前,陈经邦去申时行府邸三次,都是天黑后去的,还有礼部尚书徐学谟,都察院右督御史赵锦,吏部左侍郎余有丁,兵部左侍郎吴兑,这些人商议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绝对没好事。”

  “这些人都是东林党?”

  “他们只是一部分,前任首辅徐阶是他们党魁,不过还有江南的钱家,他们掌控东林党几百年了?”

  “就是赵钱孙李的钱家?”

  “就是他们家,北宋建立,赵匡胤夺孤儿寡母江山,得囯不正,现在的江南,北宋开囯时期的吴越,他们就没打,吴越投降了。”

  “这些世家大族依旧在朝堂当官,文彦博、司马光、苏东坡、这些人,都是他们的人,反对变法。”

  “王安石的儿子,就是他们弄死的,如果王安石再变法,他们就弄死王安石。”

  “北宋这些大家族,地都是几十万亩,流民非常多,北宋的军队,都是流民,数量庞大,一点仗不能打,还要文官带兵。”

  “得囯不正,皇帝心里发虚。”

  “现在东林党希望恢复北宋时期士大夫的待遇,所以他们支持张居正。”

  “不过东林党与张居正闹翻了。”

  “张居正的小妾刘氏,她的哥哥和弟弟都是茶商,运送砖茶到边镇贩卖,每年都能赚几十万两,东林党也运茶到边镇,同时山西、陕西宣府边镇又是晋党的。”

  “你们还记得张居正的政策吗?”

  “万历元年的事,张居正好像刚当上首辅,打击过茶叶走私。”

  “对,就是这个时候,打击茶叶走私,但是戚继光的蓟镇、李成梁的辽东,都贩卖茶叶给土蛮。”

  “这银子不就是张居正小妾家赚去了吗?”

  “张居正呢?”

  “他就这么为小妾?”季伯常问。

  “狡兔三窟,他老家没什么银子,京城有个十几万两,他还侵占的辽王府,银子在四川,还有广西。”

  “广西的杨应龙,运木头卖,更重要的就是铅。”

  “铅弹?”季伯常问。

  “对,火铳、火炮都要用到铅弹,大部分都是广西的铅。”

  “张居正把另外一部分银子,放在广西。”

  “征收白银赋税,这是不是张居正和东林党的交易?”

  “是这样的!”刘守有点头。

  “一条鞭法,也叫残民一条鞭,东林党的白银太多,大明的货币就只有铜钱,大明宝钞成了废纸,这样就造成铜贵银贱。”

  “万历元年,一两白银换五百文钱,此时一两白银换八百文钱,东林党有几亿两白银,他们能赚多少钱?”

  “不用白银征收赋税,这白银会越来越贱。”

  “隆庆年海瑞查徐阶家的地,当时徐阶让御史弹劾海瑞,你们不知道,当时徐阶给张居正写过信,这是高拱在整徐阶。”

  “张居正拿了徐阶两万两白银,在京里说海瑞的坏话,当时楚党还有东林党一齐上奏疏,先帝性格有些软,坚持不下去,只能让海瑞闲下来。”

  “这也是张居正给东林党的投名状,他不扳倒海瑞,他坐不了首辅。”

  “当时张居正与徐阶他们说好,他就当三年首辅,张居正就是在前台的丫鬟,主子是东林党人。”

  “可是你们都知道,张居正坐了九年首辅了。”

  “扳倒高拱你参与没?”陈矩问刘守有。

  “参与了。”

  “这个王大臣是戚继光军营中的人,当时张居正给我一万两白银,放这个王大臣进宫,冯保再放王大臣进内宫,这样这个王大臣就闯到陛下面前。”

  “当时陛下年龄小,还什么都不懂,就这样高拱就被我们合伙弄走。”

  “圣母太后参与没?”

  “圣母皇太后知道,要是高拱做首辅,圣母皇太后,怎么执掌后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